哈拉巴文化是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距今约-年,主要位于巴基斯坦。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确定,其文明昌盛期已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与同期的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水平相当。可惜因其文字尚未释读成功,目前对其历史的具体内容还不清楚。哈拉巴文化遗址连同此后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的其他古代城市文化遗址,分布在以哈拉巴为中心的东西约公里,南北约公里的广表地区,历史学家将它们称之为哈拉巴文化。根据考古学断定,哈拉巴遗址是建在高地上的城市。城墙周长约5公里,城里住着3万到4万居民。其文化大致存在于公元前至公元前年间,其中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至公元前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至公元前年。该文化因此被称为南亚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不但出土有许多石器,还发现了大量铜器。当时的人们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加工的技术,这可以从出土的各种美奂绝伦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想象得到。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遗址中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掌握纺织品染色的技术;车船制造业等也很发达。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文化的商业兴盛一时,不仅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亦特别频繁。在大量古迹遗存的发掘中,都充分证明了其与伊朗、中亚地区、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的贸易。罗塔尔海港遗址的发现,反映了当地与苏美尔等地的海外贸易已经开始哈拉巴文化的社会经济主要是农业,已发现了镰刀等农具。当时栽培作物种类多样,有大麦、小麦等。除田间作物以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日常的食物。
当时人们已经能够驯养牛、山羊等动物及各种家禽。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是达罗毗茶人,这个时期的他们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存留于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这今所知的符号已有个,这些文字符号有象形的,有一些是发音符号,亦有用几何图案组成的,一般认为属于达罗毗茶语,但至今尚未成功释读。正因如此,关于印度河文明来源问题,也一直让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争论不休。
不过,文字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其文明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是哈拉巴文化的代表,规模都相当宠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有高大的城墙约米,城里住着三四万居民。房屋包括许多大厅和房间,还有两层的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而一些小房则根本没有排水设备。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上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哈拉巴古城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卫城是城堡区,有防御城墙、护城河、公共建筑等设施,卫城中央的建筑物是一个砖砌的大谷仓,占地几千平方米。谷仓下建有通风管道,这样可以防止谷物发霉。这类通风的谷仓,在人类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中是仅有的。
从事挖掘工作的马丁夏尔惊叹说:“简直就像几千年前从未知世界中搬来的一样。”哈拉巴古城里的街道大部分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直路,成平行排列,或直角相交。最宽的街道宽约10米,下面有排水道,用拱形砖砌成了一个独特的排水系统。街道旁有居住区,可能还有手工业和商业区,因为这里的一些房子的墙上绘着各种装饰性图案,有的图案暗示着房主的职业,有的图案表现出这个行业所崇拜的神灵。另有一些房子比较宽大,可能是专门出售货物的商店。古城里的建筑物都用火烧的砖。当时的人们在印度河边取土和泥,脱坯入窑,然后用火将泥坯烧结成坚硬的方砖,以此盖房,因此房屋十分结实。街道上房屋排列整齐,但大小不等,小的只有两间房,大的里面则有大厅和许多间房屋,而且凡是大的住宅,都有几间房面向中央庭院,另有一扇侧门通向小巷。
在这些住房中间,最突出的是一幢包括许多间大厅和一个储存库的建筑物。由于城内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分化,并设有行政机关、公共仓廪等反映国家职能的机构,因此估计此时已形成国家,但其时的国体、政体不清具,城市是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古埃及、古巴比伦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古印度的文明程度。古巴比伦的房屋用太阳晒干的泥砖砌盖,古埃及的房屋用石块构建,而且这些地区里平民区的公共设施少得可怜,排水系统或处于初创水平,或者根本就没有。所以有学者认为类似哈拉巴这样先进发达的城市规划水平,只有多年后的古罗马时代才能达到!哈拉巴文化的发现,把公认的古印度文明起源时间(公元前年)向前推进了年,向世人证明了印度河文明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同样古老而灿烂。
可是,哈拉巴文化大约从公元前年突然衰落,其中有些地区更是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究竟是为什么呢?印度的史学家根据遗址和遗物提出了种种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第一,地质和生态变化说。这种假说认为印度河床的改造、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给古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另外,河水的泛滥、沙漠的侵害以及海水的消退也会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百道梵书》所记载的当洪水毁灭世界之时,只有人类的始祖摩奴一人在神鱼的启示和帮助下造船得救,这也许就是对印度河文明毁灭的一个回忆。第二,外族入侵说。这种假说认为,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摩亨佐达罗经过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后,居民东奔西逃,从此古城荒凉了。同样的,哈拉巴文化区的其他城镇也遭到了或轻或重的破坏。第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文明的衰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主要是王城内部阶级关系紧张所致,其次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有限,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改道,雨量减少,灾害频频;这一切又给了外族入侵的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文明的衰落。因此这种假说认为文明的衰落是个渐进的过程。第四,核战争说。这是最近的一种说法,有些人相信是一场核战争让哈拉巴文明在瞬间消失殆尽。在印度的古代文献《罗摩衍那》中,有一段据说是叙述惨烈的古代核战争的:“大地所有的元素”形成“本身就散发出火焰”的巨枪,“那绽放出令人畏惧亮光的巨枪一发射,连30万的大军也会在一瞬间消失殆尽”。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也描绘了英雄亚斯瓦达曼向敌人发射的一种“连神都难以抵抗的亚格尼亚武器”。此武器一发出,太阳也要变动,太空烧成焦黑,散发出异常的热气;水蒸发了,住在水中的生物也被烧焦了;从所有角落射来的箭雨燃烧着,与凛冽的风一同落下;敌人的士卒们就像遭到比雷击还要猛烈的武器之火一燃烧的树木一样一一倒地,被这种武器焚烧的巨象也纷纷就地倒下,并发出凄惨的哀号…导致哈拉巴文明消失的最终原因究竟是什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从不断发现和挖掘出的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哈拉巴文明虽然衰亡了,但这一古代文明的某些因素却保留了下来,它同后来的雅利安文明结合,最终成为了南亚文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