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是股市黎明前的曙光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就推进资本市场重点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股票发行改为注册制,很多人认为洪水猛兽要来了,担心股市大跌。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首先,注册制并不是不监管了,而是要管得更好,更加科学合理,包容审慎!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其实都是审批,从审批管理改为注册制是政府职能的重要转变,也将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成果。审批门槛降低了,不等于是没有监管了,所以说,与其说担心一放就乱,不如说是有些人担心管不好。
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变得更重要了
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对应的,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随着监管水平的提升,只能是越来越好。
在审批制的前提下,监管责任主要在审批部门,由于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在所难免。在注册制的前提下,监管责任也相应拓展到推荐的券商、金融中介机构和市场主体本身,也就是说,扩大了监管群体,提升了监管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更加合理有效了。这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应该是好事,而绝非什么洪水猛兽。
看懂了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会更深入理解国家推进证券市场改革的决心和必要性,也会提振信心。
三年试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年,我国A股注册制试点下的上市公司数量及融资金额均占同期A股市场50%以上,三年时间过去了,应该说,注册制试点的效果是非常成功的。
全面注册制应尽快落地
注册制将会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必将激活市场发展的一池春水!
下一步,只要管理部门分步骤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围绕“建制度”这条主线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理清监管责任,实行社会化监督,势必会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有更深远的指导意义,多层次市场的板块架构和功能才会更加完善。通过加强监管,持续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引导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实现互利共赢,就会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良性生态的循环市场。所以说,应该全面推进注册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完全有理由相信,注册制改革非但不是熊来了,而且是牛来了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