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单2021年度豆瓣高分新书II [复制链接]

1#

年只剩下最后9天了!上次,文献君为大家盘点了一波年度社科文献豆瓣评分9.0以上好书,有大家也许在各个媒体上常见的“老朋友”,也有最近开始崭露头角的新秀。本期文献君带来的则是豆瓣高分图书的第二部分。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年有哪些成果。

1

1

1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

[英]迈克萨维奇(MikeSavage)等著

袁博等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9

“社会越不平等,两极之间的社会流动性就越不容易实现。...精英体制与这种动态形势密切相关。”“社会网络并不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其只是一种手段,允许特权阶层和权贵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互相帮助,保护他们的利益,从而将那些缺乏这种社会资本的人拒之门外”(布迪勒的社会资本理论)。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伦敦政经学院社会学教授MikeSavage的作品,基于年英国GBCS大调查结果数据的解析,挺学术范的一本社会学专著。挺好读的,内容详细、解释系统、理论流派有介绍。每天读一会想一会小伙伴里聊一会,前后看了大概2周。刚看完,有长草相关书目,也对这本的英文原版大感兴趣,有生之年系列想读+n。推荐给和我一样对这个社会阶层话题感兴趣的社会学萌新小白。

——小包子

1

2

1

哲人与权臣

尼禄宫廷里的塞内加

[美]詹姆斯罗姆(JamesRomm)著

葛晓虎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9

在哲人与政客两条道路上齐头并进的塞内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是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醉心权术的伪君子?还是内心满怀理想但现实中却不得不同流合污的可怜人?作者试图从两方面来窥探他的心境:一是通过他的传世作品,二是他的所作所为;并将这一人生之谜的解答过程置于宫廷内外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堪称惨烈的权力斗争背景之下,而作者高超的笔力更使得本书情节脉络梳理清晰,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内容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虽然作者态度不偏不倚,但通过深刻的分析和鲜明的对比,想必读者不难得出自己的答案。此外,译者文笔极佳,妙辞金句俯仰皆是。真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小糊涂神

1

3

1

黑太子:

中世纪欧洲骑士精神之花的传奇

[英]迈克尔琼斯(MichaelJones)著

王仲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8

黑太子在行政和外交方面并无可圈可点,理财能力也不佳,文治的确平平。黑太子让世人铭记,还是因其武功了得。他以赫赫战功闻名欧洲,他在一场场战争中的屹立不倒,其所参与的六次军事远征都获得了不菲的收获。他拥有非同一般的军事天赋,与生俱来的领导才能,与超乎寻常的勇气,这些都促成他在战场中出奇制胜,屡立奇功。他在百年英法战争中给英格兰人民带去了胜利的曙光和永不磨灭的希望,他是英格兰的战斗之魂,他的威名在英法经久不衰!

——lily

1

4

1

亚当夏娃浮沉录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Greenblatt)著

生安锋等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8

StephenGreenblatt这部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丰厚的学识和开阔的思路让其得以从神学、历史、哲学、人类学等方面对亚当夏娃故事进行全维剖析。这种剖析揭示了很多我们从未接触到的知识领域,甚至让人产生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慨。全书阅读体验的巅峰从奥古斯丁的困惑开始,到弥尔顿的《失乐园》达到顶点。当摩尼教、希腊哲学体系、中世纪厌女症等如层层波涛一波波涌来,我们终于意识到亚当夏娃的故事并非想象那样简单。陌生化阅读的快感,最初来自亚当夏娃故事引申出的其他故事,而后在整个人类精神史颠覆式的内省中达到高潮。“原罪论”所面对的并非是单纯的启蒙运动般的思想叛逆,而是人类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深邃思索——“原罪”只是一种安逸的偷懒的哲学死角,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才是生命最终应有的走向。

——宝木笑

1

5

1

樱格拉姆:

拯救日本樱花的英国人

[日]阿部菜穗子著

张秀梅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8

我更愿意把本书看成是检讨日本民族缺陷、呼吁正视历史的反战书籍。从樱格拉姆对保护樱花多样性提倡和实际行动,对比近代日本被清一色的“染井吉野”席卷,作者认为“多样性”是英国人最重视的一种价值,而日本的军国主义、极权主义“像阴云笼罩天空一样蔓延到整个社会并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排斥一空”。“只承认一种价值观的社会是终将走向灭亡的脆弱社会”,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在给他国造成深重灾难的同时,自身也如“倒在废墟的樱花,浑身浸透着饱受地狱之苦的人们从地底迸发出的愤怒和眼泪……”。

——清清水中小鱼儿

1

6

1

根部之血:

美国的一次种族清洗

[美]帕特里克菲利普斯(PatrickPhillips)著

冯璇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8

读过《根部之血:美国的一次种族清洗运动》:佐治亚州福赛斯县一起所谓黑人男性侵犯白人女性的案件,引发对黑人的私刑处决和无情的暴行驱逐,本书将美国这一种族清洗的黑暗历史进行透彻详尽报道,这也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调查。关于美国的种族问题,是一次根深蒂固,流在血液中的社会矛盾,近几年频发黑人被警察致死引发全美游行的事件,历史在不断重演,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白人至上主义,从建国之日起就伴随着种族清洗的罪恶,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勇敢的血泪控诉。

——valian

1

7

1

终结一切战争:

忠诚、反叛与世界大战,-

[美]亚当霍赫希尔德(AdamHochschild)著

林春野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8

吐血推荐!关于一战的著作汗牛充栋,本书的切入角度或许也算不上多么新颖,但亚当霍赫希尔德的笔力实乃一绝,让人一见倾心、手不释卷。即使对这段历史完全不感兴趣,也一定能在他行云流水的泼墨挥毫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文关怀中感受到独特的吸引力。他以小说家的笔法描写了史诗般悲壮且充满戏剧张力的一战人物群像,整体的阅读感受犹如观一部深沉、恢弘的英剧。人性能触及怎样的极端,疯狂如何啃噬理性,人类又是多么健忘、迟钝、后知后觉……在世界形势波谲云诡的当下,这场百年前的悲剧对灵魂的撕扯和拷问足以让人掩卷长叹,久久不能忘怀。特别提一下,书中描写了数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在男权和公权力面前,在和平与战争的不同环境下做出了种种选择。她们中没有完人,却无一例外个性鲜明,拥有令人肃然起敬或唏嘘不已的人生,值得所有女权姐妹去了解。

——中二使我快乐

1

8

1

横滨中华街(~):

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

[美]韩清安(EricC.Han)著

尹敏志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7

本书讲述的是横滨一个华人社区的发展过程,时间跨度是~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笔者在本书中并没有将这里的居民划定为华人还是日本人,众所周知,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民族身份认同也具有相对性,笔者试图展示的是,民族差异意识是如何在华人和日本人的互动中产生的。但这种民族意识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历史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暂时结果,这种互动也产生了非民族的群体身份认同。在这一时期,横滨的华人被认为是横滨居民,因为他们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融入了这座城市。

——赤羽

1

9

1

拉扯大的孩子:

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安超著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7

一口气读完了,解答了为人父母的很多困惑,读到结论处,有云开月明、水落石出之感,就像作者的曲折人生一样。最佩服作者的是,做质性研究选了一条反主流、非八股的路子,没有按照传统质性研究问题提出、理论堆砌、田野铺陈、结论讨论那一套东西,把所有这些融合在娓娓叙述里面,这种写法把写故事与理论对话融在了一起,其文献和理论功底都在细微处,是熟读深思了大量经典原作之后,用整个生命体验来回应的厚重作品。这种明显反叛传统的质性研究写作方法,是非常大胆也容易引发争议的尝试。

——outman

1

10

1

21世纪的日本家庭:

何去何从(第4版)

[日]落合惠美子著

郑杨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7

作者在书中开端提出的家庭的观点就打破了我或者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我们现代的家庭例如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现象并非古已有之,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简而言之,家庭的变化和选择不只是我们个人的变化和选择,更多的是社会替我们做的决断。这本书虽然属于社会学,但是行文通俗易懂,作者在其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来解释她的观点,丝毫没有一些书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的悬浮感。尤其是虽然书名中有一个定语“日本”,但是我认为我们现在中国的家庭也在沿着曾经的日本家庭发展的这条路上狂奔,他们昔日遇到的问题我们今天也是狭路相逢,如何经营好家庭的同时,保有和珍惜个人的权利和特点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

——朵朵ZZY

1

11

1

大船航向:

近代中国的航运、主权和民族建构(-)

[美]罗安妮(AnneReinhardt)著

王果高领亚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7

近代中国半殖民秩序一直是中外历史研究的热门题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门户开放总是作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序曲而登场,本书也不能免俗地由此展开讨论近代中国的航运业。清朝到民国在政府层面和外国列强在政治,经济上的对抗与合作,国内的航运业在半殖民的框架下建立,生存,壮大再到变革,这种传统的历史写作方式构建起了本书的主要脉络。但对于个人来说,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于轮船所建立起的社会空间与中国的民族主义进行解构——让轮船正常航行仿佛等同于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培养头部精英,规范员工管理,重塑乘客空间,这不单是航运企业的经营策略,也是中国社会去殖民再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正如作者所说:修订条约和航运自治是在政治和经济域打破外国主导地位的手段,“新轮船”则是从轮船的社会空间入手,质疑和消解殖民文化和类别的载体。

——小轨

1

12

1

独裁者

[英]罗伯特哈里斯(RobertHarris)著

汪潇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7

本书作者哈里斯借西塞罗的秘书提罗的叙述,结合西塞罗的书信集等史料,讲述了西塞罗的政治生涯。他早期为进入元老院而奋斗的经历,通过上百场官司渐渐打响名声的日子,让他在罗马声名鹊起的对维勒斯非同寻常的起诉,从市政官到裁判官最后到执政官的晋升之路,同喀提林和克洛狄乌斯的斗争,流放和回归,与恺撒、庞培、加图的关系,内战,刺杀,重回权力中心。西塞罗认为他的人生是“好一场冒险。顶得上一个知名政治家对一个历史阶段所能做的最完整记录。千年之后,它们一定会引起后人的浓厚兴趣。”有些信体现了他不好的一面,例如虚荣、两面派、贪婪、刚愎自用。但是他最有特色的名言“生命不息,希望常在。”却给人以振奋。

——韧勉

1

13

1

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美]罗伯特达恩顿(RobertDarnton)著

周小进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7

达恩顿从“通俗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催眠术流行的原因,详细解释了“催眠术的激进特征”以及“作为一种激进政治理论的催眠术”如何塑造了法国人的世界观。通俗科学的最大魅力可能就是因为它从来不能被那些所谓主流或掌权者完全把控,它自身总是包含着一种重新定义,更新既有秩序的趋势。通过考察催眠术及其携带的文化动力、政治意识,我们能认识到通俗科学对人们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两三百年前人们的内心世界,达恩顿所做的,就是通过大量材料的发掘与复原历史现场的努力,让我们逐步接近他们的心灵。

——晓林子悦

1

14

1

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

[美]罗伯特达恩顿(RobertDarnton)著

熊颖哲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比较通俗,一天就读完了。达恩顿揭开了法国大革命前的书籍领域的面纱:法国大革命前的“哲学书籍”不仅是现代意义上的哲理思辨,还有禁书、盗版书、诽谤文学、情色小说,其主题是反国王统治,反政府,反天主教;这些地下书籍对于法国大革命所起的作用或许并没有思想史的经典书籍那样伟岸,但是对于底层民众而言,是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使他们产生愤慨和怒火的。它们才是促进民众反抗的文字所在。而启蒙运动也并非宏观书籍所描绘的那样伟岸,伏尔泰一步一步成为了特权人员,而他的崇拜者则只能蹲在格拉布街忍饥挨饿。这本书打开了看待一场文化/思想/政治运动的新角度——体察微观层面的民众心理和民意变化,比冠冕堂皇的汇报更有意义。

——齐树

1

15

1

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邱捷著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现今已年近八旬的历史学者邱捷老师根据在中山大学资料室里尘封已久的杜凤治日记撰写的一部分析研究专著。本书研究对象是晚清时期在广东担任中下层州县官十多年的杜凤治留下的一份极其详尽的数百万字日记。作者多年来仔细辨读和梳理研究杜凤治日记的耐心与恒心、在书中对于这部日记事无巨细与勤勤恳恳分析的广度与细致程度、以及其研究分析时展现出的对于晚清政治史和社会文化史积累的深度与厚度,都让人敬佩和称羡不已。尽管本书也有过于面面俱到、问题意识不够突出、新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不足等遗憾之处,但这部长期深耕而成的匠人式研究著作,足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与读者提供典范、让他们获益多多。值得推荐。

——江海一蓑翁

1

16

1

庞贝

[英]罗伯特哈里斯(RobertHarris)著

路旦俊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在一场如今世人都知道的灾难降临前的两三天,奥古斯都水道的阻绝竟与维苏威火山喷发有关,最终在那个木曜日,庞贝成为了废墟。故事还是挺吸引人的,即便知道结局是一切都被毁灭。只是,处于最危险的环境之中的男主竟然没死,这我是没想到的,而且爱情线写的东西有点匪夷所思。结尾处那个大佬普林尼泰然面对死亡的叙述让我想起了电影《》里相似的镜头。文中占卜师的预言——“在所有的凯撒大帝乃至帝国灰飞烟灭之后,我们在这里建造的一切将继续存在”——让人唏嘘,庞贝存在的意义只能是证明另一种“灰飞烟灭”吧。读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我需要直面像这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末日,我是会奋力抗争还是干脆躺平呢?

——这天

1

17

1

地中海的画像:

从文明的起源到两次世界大战

[英]厄恩利布拉德福德(ErnleBradford)著

杨春景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ErnleBradford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对“地中海史观”的焦灼的祛魅。这种焦灼来自内容上不可避免地传承“地中海史观”的史料组织方法,他依然将地中海文明想象成坐落于人间仙境之中的理想文明形式,以希腊和罗马文明为核心的地中海文化,必然居于史料的最重要位置。然而,在处理“地中海史观”的B面时,ErnleBradford又选择了从传统史观中出走,至少是作出了努力出走的样子:他并不同意将地中海北岸的半岛国家与地中海东岸、南岸的伊斯兰世界视为西欧先进文明对立面的、等而下之的“落后”文明类型。最终落脚在“时间和海洋”是这种焦灼的逻辑必然——不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史的高度,就无法完成对“地中海文明史”的彻底重构。

——宝木笑

1

18

1

“俾斯麦的使团”:德国军事教官在中国(~)

[德]白莎(ElisabethKaske)著

孙立新顾年茂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年来华的德国教官们实际上类似于当今的劳务输出,他们的“工作合同不以培养一支忠诚可靠,受到良好教育并且廉洁奉公的官员队伍这一长远目标为导向。”他们的工作效果完全取决于雇主,技能文化输入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接受者。作者写作时所下的功夫令人佩服,而译者亦十分认真。此书值得阅读。

——动物农庄一员

1

19

1

沙漠与餐桌:

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

[美]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RobertN.SpenglerIII)著

陈阳译

唐莉校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美国学者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的《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一书,引领读者穿越几个世纪的历史,跨越中亚、西南亚、南亚、东亚、欧亚大陆,甚至是美洲和西半球的广大地域,最终回归到丝绸之路沿线,把我们司空见惯和很多未知的植物(主要是农作物)、食物追根溯源,用广泛的考古学、植物学和历史学证据,挖掘、分析、还原谷物、豆类、水果、坚果、蔬菜、香料、油和茶的起源和传播历程,阐述了古老世界的农业生产者如何培育出我们今天享用的事物,以及丝绸之路在食物的进化和传播中的非凡作用。为读者打开了丝绸之路的食物聚宝盆,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农作物世界中大开眼界。不但增长了历史学、植物学的一些新的认知,也为我们人类的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探索精神所感叹。

——曾经巫山难为云

1

20

1

天鹅之舞:

普鲁斯特的公爵夫人与世纪末的巴黎(全2册)

[美]卡罗琳韦伯(CarolineWeber)著

马睿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19世纪三位巴黎贵妇的传记。作品致力于追踪她们成为社交名媛的路径,揭示贵族沙龙所打造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普鲁斯特作为一种视角介入这部作品。普鲁斯特的文学道路从沙龙出发,产生于对那几位夫人的理想化认知与这种认知逐渐幻灭后但不肯消逝的迷恋。德?盖尔芒特公爵夫人正是普鲁斯特以贝贝、洛尔、伊丽莎白三位贵妇人为原型复合而成的,她们共同构成了他关于贵族阶层的优雅和风度的梦想。

——晓林子悦

1

21

1

生活方程式

[德]诺曼奥勒(NormanOhler)著

程巍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这确实是一本18世纪中欧风情的优美画卷。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充满风土的细节。在叙事背后是宏大的历史和对于“发展”与“牺牲”、“历史洪流”与“个人选择”、“个人野心”与“家国命运”、“征服”“权力的欲望”和“自然价值”多种关系的思考,是非常稳重的叙事风格。个人最喜欢作者学科学爱科学的求知风格,以及“科学是不可贿赂”的这样的赤诚。特别是在经历了年疫情的影响之后,对于本书所试图探讨的关于生存与发展、个体与历史的方程式如何解,会有更深的体会。

——糖糖candynight

1

22

1

布达佩斯之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百天

[匈牙利]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KrisztinUngvry)著

陆大鹏刘晓晖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前一半是翔实、细致的战争史,后一半是时代中,战争下团体、组织以及个人的命运描绘,全书的内容与层次足够丰富,也包括一些带有立场的评论,但总体上来说,没有太多意识形态的偏见,比较充分的还原了布达佩斯之围。战役过程的描述,主要是立足德军及匈军的视角,其中有穿插历史人物的话语、书信等私人材料,丰富了内容,但也降低了战斗叙述的流畅度。后半部分聚焦了战争中德军、匈军、箭十字、犹太群体、抵抗组织、变节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状况以及他们无法掌控的命运,对战争中非战斗情况的描绘,应该是本书很大的一个特色,也脱离了一般军史宏大壮烈的氛围感,更多的是对战争下,每一个个体悲惨命运的惋惜以及对政治宣传中宏大叙述的讽刺,两个流氓国家,或者说两个流氓独裁者,将几千万人带入人间炼狱,生灵涂炭,胜利者的正义一文不值,令人深思。

——卡桑德拉大乔

1

23

1

罗曼诺夫四姐妹:

末代沙皇的女儿们

[英]海伦拉帕波特(HelenRappaport)著

杨慧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因为知道四姐妹最后的结局,所以会在阅读时先验式地夹杂着一种悲怆与同情的心境。囿于史实的限制,本书的叙事显得有些平淡,即便作者不断深挖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但总归不能制造出像其他历史悲剧前那般足够的戏剧张力。不过这也是我喜欢本书的主要原因——真实。四姐妹的生活是真真实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随着阅读的深入看着她们一年一年的长大,经历那些我们普通人亦曾经历过的种种成长烦恼。四姐妹可爱、善良,富有责任心,或许换在其他任何一个时代她们都会是杰出的存在。然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沙皇的专制、母亲的长期虚弱、弟弟阿列克谢的血友病以及最终的十月革命,命运总是不公平的,她们尽职尽责忍受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却依然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忠诚。她们和我们一样,未谙世事,单纯质朴却结局唏嘘,令人嗟叹不已。

——尤大木

1

24

1

:德国走向失败的那一年

[美]安德鲁纳戈尔斯基(AndrewNagorski)著

袁鑫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详细地叙述了年美英苏德四国之间的关键事件。年是二战史中最为重要的年份之一,孤傲自负的希特勒挟往日大胜之威,狂妄地将战火烧向了苏联与美国,同时实施惨无人道的屠杀政策。原本孤立无援的英国收获了两大强援,被压迫地区的人民奋起反抗。自此,战争的走向完全逆转,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本书篇幅适中,作者用简短犀利的语言讲述各国之间的政治纷争、外交博弈与军事冲突,将主要历史人物的突出性格完美呈现出来。书中提及的一些书目大多已引进出版,可以作延伸阅读。

——公子熙

1

25

1

八旗心象:

旗人文学、情感与社会~

刘大先著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4

本书着眼于近代旗人不同时期“心象”表达的差异,这些差异性通过不同的文学体裁与文本内容表现出来。在中国近代史的悲惨命运之下,旗人文学也在发生变化。忧虑惶恐不可避免,追寻民族认同也成为大的趋势,有人哭诉民生之多艰,有人渴求大义之游侠。作者在论证观点时,列举了许多代表性的事例,如同在阅读一部部话本小说。通过本书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知识:武侠电影《卧虎藏龙》竟然有自己的情节网络,电影展现的只是五部曲中的一部。然而作者使用了许多不常用的生僻字词,部分内容写得诘屈聱牙,有炫技嫌疑。

——公子熙

—End—

原标题:《书单

年度豆瓣高分新书(II)》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