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原创柘林镇柘林镇
国庆“四史”微课堂
(第五讲)
党史篇
《点亮中国》
系列纪录片第四集
《曙光》
本期《曙光》将说到:
20世纪20年代初的永安不仅是上海滩时尚地标,旗下还有当时规格一流的“大东旅社”。年4月下旬,大东旅社住进了几位新客人,他们自称是《上海俄文生活日报》的记者,来上海建立通讯社。记者团的负责人,是个年轻的俄国人,他叫维经斯基,中文名吴廷康。他当时的真实身份是俄共(布)的代表,他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推进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
抵达上海后,吴廷康就到环龙路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他带来一部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的长篇纪实《震撼世界的十日》。书中对十月革命的描写,震撼了这群中国知识分子。吴廷康的介绍让人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新轮廓”。
早在年1月,苏俄派遣人员就到中国“多方鼓吹革命主义,酌量协济各国革命举动”。年7月到8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来自远东荷属东印度的职业革命家马林成为会议上的明星。
马林在大会上提出,在远东半殖民地国家,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完全可以相结合,只要让各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到莫斯科来接受理论教育,就不难使远东成为共产国际的新成员。
马林的主张获得了列宁的认可,被提拔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的马林,也获得了新的使命: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主要工作是帮助中国的革命者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推动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
独立组建中国自己的共产党组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眼中已经渐成共识。年6月,陈独秀和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骨干成员在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商议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也就是后人所称的“上海发起组”。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五人,陈独秀任书记。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从同人社团向组织化、建制化政党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说了这么多了,剩下的内容大家还是随小编一同观看视频吧~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视频,小编与您一同学习!
新中国史篇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于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首颗人造卫星,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其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并且其技术和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的首颗卫星。
该卫星重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公里,远地点高度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分钟。卫星重公斤,用20.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亿万中国人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一喜讯。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发射,是科技强国的一个光辉典范,其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足珍贵,必须永远铭记和传承下去。
改革开放史篇
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
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此次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年以来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活动。
在天展期内,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余万人次参观,创下了历届世博会之最。无论是参展方数量、参观人次还是单日入园人数,上海世博会均刷新了历届世界博览会年来的历史纪录。
作为首次承办注册类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历史性地提出“世博外交”概念,目的是通过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绿色外交、经济外交、公共人文外交等,全方位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丰富新时期大国外交内涵。这次“世博外交”盛会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理念和愿望。通过参观世博会和访问相互衔接,中外领导人深入交流对话,推动了务实合作,加深了相互了解与信任。除了对世博会的美好记忆,外国政要和参观者也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参观世博会的中国民众也成为外界感受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实力,是中国和世界相互沟通的成功范例。
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张图,快速了解一下吧~
《社会主义发展史》篇
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推动力。特别是在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必须使集体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方能为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打好基础,邓小平坚持强调了这样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惟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即共同富裕创造条件。生产力是一定要发展的,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目的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为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说了这么多了,大家还是随小编一同观看视频吧~
原标题:《迎国庆、学“四史”,柘林”国庆“四史”学习微课堂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