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偿二代一支柱进入参数测试阶段
本报见习
刘敬元
(行业资本)比较充足,大公司测试结果不错,行业对偿二代标准的一些技术问题就不去细究了。
了解寿险偿二代项目进展的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透露了偿二代第一支柱技术标准方案的测试结果。言语中,多少透着一些担忧。这源自保监会即将主导寿险行业即将进行偿二代第一支柱技术标准的
参数测试
,也就是各寿险公司将对第一支柱技术标准进行第二轮测试,相对于7、8月份进行的
方案测试
,这轮测试为的是进一步甄选技术方案和检测技术参数。寿险公司偿二代项目中,负债计量方式争议最大,也最受关注。相对于上轮
方案测试
,在寿险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测试上,本轮
参数测试
方案减少为两个,即
基础利率加综合溢价法
及
现金流匹配法
。其中,
基础利率加综合溢价法
中的基础利率为含终极利率(终极利率是经济自然增长率加长期通货膨胀率之和)调整的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
现金流匹配法
为根据负债现金流特征和结构,并考虑其与资产现金流的映射关系将负债现金流分为匹配现金流出和剩余现金流,并根据不同的现金流确定相应的折现率。这两个方案对应的是上轮
方案测试
中方案三和方案四,而上轮测试寿险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测试还包括更为保守的方案一和更贴近市场的方案二。方案一为,保监会定期指定行业统一的折现率,当次测试分红、万能、投连业务设定为4.5%,其它业务设定为3.5%;方案二为,所有业务的折现率采用评估日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加综合溢价。上述人士向《证券》坦言,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上是否同时遵循
市场一致性原则
是寿险公司偿二代一支柱技术方案的核心问题之一,坚持这一原则恰恰是欧盟偿付能力II的突出特点,在偿二代第一轮的方案测试后就把(资产及负债计量均与采用市场一致性原则的)方案二
淘汰
,在时机上有些过早,以至于显得
不够慎重
。不过,据媒体报道,此前也有人士认为本轮测试的两个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性,既考虑了资产与负债评估方法的一致性,也考虑了新方案对行业实际资本、最低资本和偿付能力整体水平的冲击幅度等。截至目前,寿险公司偿二代第一支柱技术标准进行的测试时间表为:今年5月,保监会就寿险公司偿二代第一支柱关键技术方案在部分寿险公司开展了
样本测试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套
比对方案
;7月,保监会就四套
比对方案
组织所有寿险公司开展
方案测试
;8月,保监会完成了对全行业62家寿险公司测试结果的汇总、分析和比对。结合各方面反馈意见和专家论证,保监会对四套比对方案进行了取舍、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两套方案开展本轮全行业的
参数测试
。保监会称,本轮
参数测试
后,其将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意见,形成下一轮
校准测试
的测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