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麓集团“最美青工”郭建高:半路出家的焊接高手
(通过不断学习和自身努力,郭建高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从普通生产工人向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华丽转身。)
通讯员 王慧崎 王舵 湘潭报道
日前,共青团湖南省委公布了“岗位践行价值观,青春建功中国梦”寻找“湖南最美青工”(第二轮)的评选结果,江麓集团车体事业部焊装三班班长、焊工技师郭建高被授予湖南2015年度“最美青工”荣誉称号。
勤奋学习,成为真正的*工人
郭建高今年33岁,1999年在江麓技校毕业,被分配到江麓集团从事铸造工作。然而,随着江麓集团对清洁生产、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公司果断关停了郭建高所在的铸造分厂。就这样,还没上几天班的郭建高被“转业”到了工厂武装保卫部当起了一名保卫值勤人员。
在日复一日的站岗值勤过程中,望着一个个“蓝领”从自己的身边昂首挺胸经过,又看着“蓝领”通过不断努力,一步步成长为“金蓝领”时,郭建高不仅心怀敬意而且十分羡慕。
“我要到生产一线去!”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建高不再满足于站岗值勤吃“皇粮”的生活,而是一心想到生产一线去,为企业发展、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直接创造价值,去实现童年时的“国防梦”。
专业不对口怎么办?只有学习专业知识,才有转岗的机会。于是,2000年,郭建高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选择了湖南兵器职工大学的机电工程专业。他边工作边读书,上班时他兢兢业业站岗值勤,学习时专心致志读书。在紧张的节奏中,郭建高完成了专科学业。毕业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没有马上让郭建高满足当产业工人的愿望。
然而,机会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终于,工厂发布了招聘焊接工的公告。经过严格的公开招聘程序,郭建高成为*品焊接车间的一名工人,承担车体的焊接任务。
虽然如愿以偿地到了生产一线,但学的不是焊接专业,怎么办?郭建高暗下决心:“半路出家没关系,但勤能补拙,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干到最好。”于是,郭建高又重新从学徒工做起,在焊接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操方面狠下功夫。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变动工作的当年,郭建高通过了《特种行业作业操作证》考试,取得了独立上岗操作的资格。通过师傅的技术指导和自己持续的刻苦钻研,郭建高在焊接技术方面提高很快,逐渐地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生产骨干和行家里手。
不断钻研,握好手中的焊枪
为了让手中的焊枪在生产实际中得心应手地运用,郭建高特别注重技术的积累和新方法、新工艺的学习与应用。近年来,江麓*民品的科研开发任务很重,很多新产品都采用了不同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郭建高勇于接受挑战,细致认真负责,严于产品质量控制,一次次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试制生产任务。他边学习、边摸索、边提高,还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他所记录的新产品加工的各种焊接参数,成为班组员工批量加工产品、提高工作效率的实操攻略,深受班组员工的欢迎。
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素质的同时,郭建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充分得到单位领导和班组员工认可。2008年,他被推举为焊装三班班长。2010年,他被评为江麓公司的“质量标兵”。2012年,他被江麓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和“岗位标兵”称号。
在江麓集团,参加职业技术比赛是技能人才展示自我价值、实现人生出彩的重要平台,也是学习、培训、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个平台,郭建高把握住“以赛代训”的机会,先后向湘钢集团的“全国十大杰出工人”艾爱国、内蒙古一机集团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卢仁峰学习先进焊接技术和方法,实现了焊接技术的一次次提升。经过技能大赛的强化培训,通过参加湘潭市组织的“金蓝领”培训,郭建高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都有质的提升。实际工作中,郭建高自觉运用培训知识,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通过技能大赛这个平台,郭建高也先后收获了职业生涯的一个个荣誉。2010年8月,他参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一事业部焊工技能大赛,获得第四名。2010年9月,他参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暨首届创新大赛,被授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6月,他参加湘潭市焊工比赛,获第三名。2011年10月,他参加湖南职业技能大赛,获焊工组三等奖。
担任班长后,郭建高不仅带头完成好各项科研生产任务,还在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中通过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技术革新、岗位传帮带、QC小组活动,使学习成果在班组活动中“接地气”。一段时期以来,郭建高所在班组的创新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生产工作业绩,在单位始终名列前茅。在郭建高的带领下,班组被评为江麓2009年度“五好一准确”优秀班组、湖南省2010年度劳动竞赛“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五一先锋”班组、江麓2012年度“五星级优秀班组”。2014年,郭建高被评为“湘潭市最美班组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自身努力,郭建高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铸造工到企业武装保卫人员再到现代产业技术工人的职业生涯转型,完成了从普通生产工人向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