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祝贺你北大毕业,Dr王
TUhjnbcbe - 2023/6/30 20:39:00
                            

原创北京大学北京大学

曾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

并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五四奖章

等多项荣誉

他研发人工智能诊断算法

破世界纪录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在导师的支持下

他还组织多中心临床试验

将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八年北大求学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医院继续工作

从医学“博士”到“医生”

他是Dr.王——北大级临床医学博士王鼎予

“当医生,每天都会有成就感”

“人都是有同理心的,我受过疾病带来的苦,就不想让更多人去受苦。”

在学医之前,王鼎予有过很多次当病人的经历:高二时,王鼎予在踢球的过程中膝关节受伤,医院都不能确诊。父母最终带他医院,在运动医学专家的治疗下,他终于重返球场,一颗想要学医的种子也由此萌发。

年的夏天,王鼎予在高考志愿栏上填下了北大医学,并被临床医学8年制专业录取。回想当年自己做出学医的决定,他说:“成为一名医生每天都会有成就感,医生的职业要求也满足自己喜欢钻研的特点。”

北京大学清明节常青园大体老师纪念活动

北大医学具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这不仅体现在重大科研项目上,更体现在平日里的教学中。医学生不仅要学会救死扶伤的技能本领,更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不断给自己充电。在循证医学的课堂上,王鼎予学会了如何科学地探究临床问题、阅读科研文献,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但对王鼎予的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北医三院,流行病学中心的很多老师都是从事循证医学研究的,他们往往从更宏观、更循证的角度看待疾病诊疗。每次同他们交流,王鼎予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王鼎予在图书馆

循证医学课堂只是北大医学立德树人的一个缩影,北大医学既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注重思想上的引领——做一名有温度的医学人。

在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这八年里,王鼎予遇到了很多无私奉献的师长,他们恨不得将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学生,也在身体力行去塑造和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王鼎予从中受益匪浅:身为医生,他疫情期间坚守临床一线,他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获得患者的感谢和表扬;身为研究者,他潜心学术,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运动医学顶级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篇,取得5项国家专利。

科研路上的一次小试牛刀

“这场比赛是漫长的,但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科研之路的缩影。”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创始于年,每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性学术竞赛。在高中时期,王鼎予就曾听闻北大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人大赛中屡获佳绩,大二那一年,他正式报名参加了这场比赛。

作为一名“科研小白”,王鼎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他放弃寒假休息时间,在北大生科进行热身性的科研训练,从最基本的项目设计开始学起。通过寒假的科研训练,王鼎予和其它几位同学组成科研小组,每星期向老师汇报科研进度。老师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项目中有什么问题都会毫不留情地直接指出,这种“铁面无私”的精神也在不断锤炼着王鼎予从事科研的严谨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磨练,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人比赛选拔赛中,他如愿以偿地通过了笔试,并和来自不同院系的15位同学组成了一支实力卓越的参赛队伍。队伍的参赛任务是设计出一种可以处理重金属污染的蛋白网络,导入到细菌体内并加以表达。暑假时,他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先给大肠杆菌导入质粒,再把细菌接种到锥形瓶里,次日把大肠杆菌浓缩裂解,洗脱浓缩提取蛋白,证明合成蛋白质能够工作。

这场比赛是漫长的,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科研之路的一个缩影。除了进行大量实验之外,他们还要在全球各地评委专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面对这些挑战,团队成员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这场比赛做到完美,做到问心无愧。最终,队伍取得了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牌和最佳环境工程奖的好成绩。

团队获奖合影

王鼎予也非常看重临床的学习和科研投入。临床上很多疾病难以攻克就在于病因不明确,而这恰恰是基础医学研究攻克的领域,他认为基础研究和临床成果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近年来火热的靶向治疗、CAR-T肿瘤细胞治疗技术等医学前沿领域,都是基础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在攻坚克难。为此,他在平日里也将学习时间均分给二者,在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之后,把其余的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当中。

级临床5班博士毕业照

人工智能带来的曙光

“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套AI诊疗系统,去造福更多的病人。”

本科时期,在张卫光教授和江东教授的指导下,王鼎予开展了人类骨内血管的临床解剖研究,首次以微米精度构建人类骨内血管的三维模型,为软骨修复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运动医学顶级杂志Arthroscopy,并获得年度最佳基础研究奖。

江东老师作为王鼎予的运动医学启蒙老师,给予了王鼎予无微不至的关照:王鼎予曾打算投一篇英文论文,江老师特意将王鼎予叫到办公室,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帮忙修改指正。

江老师对王鼎予关爱有加,更让他对学术充满了热情。在进行二级学科的选择时,王鼎予在选择骨科还是选择运动医学之间有所纠结,也是江老师的温暖鼓励,让王鼎予听从了自己的真心所想,最终选择了江老师所在的运动医学作为自己的二级学科继续深造。

王鼎予和导师江东教授

从改善血供的原理出发,王鼎予设计了新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一举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新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现已成功应用于临床,造福病患。博士期间,在导师余家阔教授的支持下,王鼎予利用北京大学的交叉学科平台,建成超2万例的全球最大的膝关节多中心MRI数据库;研发人工智能诊断算法,性能破世界纪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他组织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证明算法的辅助可以将基层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惠及广大百姓,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王鼎予和导师余家阔教授

北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给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新时代新医科的大背景下,学科交叉成为医学发展的前沿领域。

以博士期间的人工智能课题为例,王鼎予说自己用的不是科学研究的思路,而是工程学研究的思路。王鼎予认为,科学研究就是从原点出发,往一个方向探索,不知道终点在何方;工程学研究首先要明确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知道终点是什么,再找各种各样的路径达到这个终点。

王鼎予一直思索,一个医生即使不眠不休地接诊,每天治疗病人的数目也是有限的,但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他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曙光。他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套AI诊疗系统,去造福更多的病人。他说:

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去尝试各种方法,甚至拉起一支多学科的队伍,去做交叉性的研究,最终把研究落实在病人的受益上。

王鼎予说:“即使处在迷茫期,也一定要努力找到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只有真正热爱的东西,自己才会坚持下去,不虚度年华,也不随遇而安。”

原标题:《祝贺你北大毕业,Dr.王!》

1
查看完整版本: 祝贺你北大毕业,Dr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