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行业在今年迎来了极大的竞争,大量的新人入局让很多司机都苦不堪言,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全国共有家网约车平台公司,相比于网约车公司来说,网约车的驾驶员证才是增长迅速,据统计,今年网约车行业累计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0万本、车辆运输证.4万本,而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这个数据仅为万,一年的时间全国新增了近百万的网约车司机。
“一口价”墙倒众人推
“僧多粥少”成为了今年的主旋律,这种情况下,司机们自然对网约车平台的很多规则开始越发的感到不满,首当其冲的就是“一口价”了。近日,有司机朋友提出了关于“取消网约车‘一口价’订单”的建议并且得到了杭州市的官方回复,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拟于8月中旬召开价格*策告诫会,将责令网约车公司(平台)取缔“一口价”“优惠价”等价格。
这几乎是确认了杭州将会在本月彻底取缔“一口价”模式,实际上杭州并不是第一家对“一口价”动刀的城市。合肥市此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工作的通知》,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如主导不同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统一标准的“一口价”活动;
武汉市六部门联合召开全市网约车行业规范提升工作推进会,特别是针对部分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通过“一口价”“特惠价”等低价营销及抽成比例高的问题,要求平台不得以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公开收费标准;
石家庄交通运输综合行*执法支队针对网约车也发布了三条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限制各平台不得以“一口价”“特惠价”“高额补贴”等低于巡游出租车价格的运价营销方式经营。很明显,改革甚至取消“一口价”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网约行业新的风向。
“一口价”问题在哪儿?
“一口价”模式大面积铺开于年,通过设置乘客端价格调整系数,即乘客确定出发地和目的地后,在(预估价基础上乘以调整系数直接作为最终实际支付车费,此价格在通常情况下不再随时长、里程等因素发生变动,因此被称为“一口价”。
从描述中可以看到,对于司机来说,只要乘客没有更改目的地,无论是出现被逼绕路(车祸、修路)、堵车等情况,价格均不会发生任何变动,也就是说,哪怕是十分钟路程开了一个小时,也只有那么多钱,这客观上减少了司机的收入(正常实时单有里程费、超时费等费用),增加了司机的驾驶风险(需要更快抵达目的地)。
更加过分的是,很多平台在明知道一口价价格本身较低的情况下,抽成相比实时单却基本上没有减少,这进一步压缩了司机的收益,极端时候甚至出现一公里一块钱的价格,但如果司机选择关闭“一口价”订单,很大程度上同样会被限制实时单的接收,最后无单可跑,司机朋友自然对一口价恶意十足。
对消费者来说,一口价确实实实在在的带来了优惠,并且一口价杜绝了部分不良从业司机喜欢绕路、故意拖时间等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在单价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司机们往往对乘客的态度就会变差,甚至会出现为了节约更多车费,大夏天空调都不愿意开的情况,乘客的出行体验被一口价拉低了不少。
“一口价”会被取消吗?
一口价绝对不是一个毫无好处的*策,对于消费者来说它能够带来实在的优惠并且保证了自己的利益,而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一口价能够为网约车争取更多害怕本地出租车绕路或者被额外收高价的用户,让网约车消费者群体越来越壮大,毕竟蛋糕大了大家才有得赚。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口价已经开始逐渐脱离了本心,反而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实时单,成为了压榨司机去补贴消费者的东西,这不仅损害的司机们的利益,也不利于网约车整体的服务质量,至少一口价的改革迫在眉睫。
当然,出行局是不支持直接取缔一口价的行为,如果取缔一口价,可能会让一部分无良的网约车出现故意走错路、绕路、慢悠悠开拖时长的情况,影响网约车行业整体的口碑。
其次毕竟一口价能够优惠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吸引他们使用网约车,一口价没了之后,一部分已经适应此前价格的消费者可能会重新培养消费习惯,导致本就“僧多粥少”的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司机们无单可接。
实际上我们更推崇有关部门对一口价的价格进行改革并明确公示推行,这其中可以让整体价格稍微高一点、平台抽成稍微低一点、司机师傅到手多一点,能够完成这三件事情,就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一口价模式现在存在的矛盾。当然,具体的执行价格还需要根据城市情况具体制定,一城一价。
除了一口价之外,还有一种类似的特惠价,该价格总体单价同样很低,甚至是比一口价还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价格模式下只会在某些特殊时段出现,车费会根据行程距离时间变化,并且平台也会降低抽成,因此司机们对此怨言没有一口价那么大。其实只要能够给司机们分配多一点利益,他们自然也愿意开启一口价,毕竟这些单子的数量确实十分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