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绑架了家长受累了老师火爆的家长群烦恼真不少
TUhjnbcbe - 2020/7/12 10:39:00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绑架了家长受累了老师 火爆的“家长群”烦恼真不少


为了联系方便,现如今的学校,下到幼儿园上到高中,几乎是每个班都建有一个“家长群”。甚至一些针对低龄儿童的培训机构,“家长群”也成为家长与学校、老 师建构联络的地方。有家长“叫苦”,每天面对刷不停的群消息,一个不敢落下;也有老师“喊累”,经常不分时间段就有家长询问自己孩子的情况。双方都有种被 “绑架”的感觉。


家长:多了一个人际圈需要应对


采访到西安一所重点初中,初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先生,他表示,光家长的群他自己就有4个,“两个,两个,主要是孩子班级的群和几个熟络家长共 建的一个群。”据他讲述,班级的群中主要是班主任老师会发布作业内容和学校的一些通知,方便家长督促孩子完成,还有就是一些学校的一些活动,比如植树节、 *训、运动会,老师会发照片、视频在群里,好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


被问及这样的群是否让会让他有被制约的感觉时,*先生表示还好,自己并没有太多的烦恼,“但是有的时候觉得老师在学校布置了作业,孩子也记好了,回来完成就好,没有必要再通知给家长吧。作业这部分应该是由老师批改的,现在成了家长的任务了。”


还让*先生有点发愁的就是跟群里其他家长的相处,“老师发通知的时候,一个家长说‘老师辛苦了!’后面呢整个就成了排队刷屏了,感觉挺奇怪的。而且有些家长会在群里闲聊,这些话不好接,但又不好不接。反正有时候是得多想想再留言的。”


老师:逐个“击破”心累也伤神


“本来以为孩子都是高中生了,家长通过群和我联系的机会应该少了些,毕竟孩子都大了嘛。”阎老师今年刚从初中部调入到学校的高中部,任课高一年级并担任班主任,她觉得,“家长群”让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是近了,不过“美”也没有了。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一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感觉挺好的,该说的、该提醒的都和所有家长汇报了,也跟个别家长深谈了。可是现在,就没办法了。”阎老师跟记 者讲了一件事情,“十一的时候带同学们去*训,中途我家里有点事得先回来,不能跟完孩子们的全程,觉得挺可惜的。这本来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现在我还必须 要跟家长很抱歉的汇报一下,请家长们理解。完后,一些家长在群里跟我互动完,又小窗口问我‘孩子会不会没人管啊’‘以后有事招谁啊’还有问我索要其他老师 的联系方式的说要交待一些他们家孩子需要注意的事情。”


作为班主任,自然会将分内的是事情交待、对接妥当,毕竟老师要负责的是学生们。家长这样的“穷追不舍”阎老师表示心很累。


学生:双面夹击 感觉被架空了


针对家长群的建立,学生有什么想说的呢?在一所培训机构采访到几名高中生。他们都表示,感觉全天24小时都被“监控”了。


一名姚姓同学表示,以前他还拿个小本子记作业呢,现在也不记了,“回去用我妈的号看下群里就行,老师把作业都发上去了。”在被问及这样不用记作业真的好 吗,小姚想了一下说:“其实也挺不好的,我变得懒了都。我们已经上高中了,却还不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其实像自己记作业、给我妈说说学校发生 的故事、学校发布的通知,这样挺好的,还能跟她说说话。现在她也不主动问我,反正我的事她都知道,她要问我什么,我也懒得说,就回她‘自己看群里有’。过 几年等我上了大学,没了群离了我,我妈得失落死。”


专家:三方需要的是有效而非方便的沟通


针对家长、老师、学生都有不少的“苦水”,大学心理辅导老师孔海燕认为,家长与学校的和谐关系,不应是从“家长群”这个平台建立的,而应该是通过孩子所联 结的。络搭建的沟通平台,虽然方便、快捷,但并不是一击即中、行而有效的,对于家、校的沟通,传递的信息质量是最重要的。无论络再多快捷,群里互动再 多方便,面对面的沟通都是必要且无法被代替的,特别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家长不能以获得学校的信息、通知为目的,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感受和看法,多知道些他 们的想法也让他们知道些家长的观点,才更能利于亲子关系的长久建立。


手记:


看到家长、老师和学生,都对“家长群”有些抱怨的成分在,梳理了几个三方都比较关注问题,希望能为引起家长和老师的些许关注。


1.老师不能将教学任务分担到家长身上。对于布置作业并要求家长签字,许多家长都表示不满。首先因为家长本身就很繁忙,对于“伴读”这件事真的无力为之,而且现在孩子的学习内容,是超出了家长的知识框架的。家长还是希望老师能对教学任务的全程负责。


2.家长不能对老师要求过多、过高。一位班主任要管理全班五六十名学生,家长不应寄希望从老师口中全面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情况。最好的办法还是多和自己的孩子平等、平和的交流。


3.学生需要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和行为,家长、老师都不能剥夺。纪录作业内容、传达学校通知、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等,这些都是学生应尽的本分。家长和老师都 有一个共同“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作业没写、没带、校服没穿,这些事情看似不好,但都是他们学会为自己行为“买单”的必经之路。不能因为怕摔跤,就光 让孩子们走平坦大路,有些跟头摔的越早、越疼越好。


4.平和的心态对待“群”:交流、沟通、分享。都说“家长群”也是一个江湖,但这个江湖需要的更多是分享。家长不需要过度揣摩老师的“意图”,老师也不能只是发布通知、公布作业,双方都应更主动、积极、平和的去对待这个群里的成员。( 陈怡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绑架了家长受累了老师火爆的家长群烦恼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