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放鞭炮这一习俗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人民过年的一项必备的活动,而细算起来这一习俗竟有年的历史,这一习俗的源头便是我们祖先想借这种声音赶走年兽和祈祷新一年的好运来临。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在中国新年期间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禁止。然而,随着我们即将进入年春节,这种情况似乎有所改变。中国的两个地方明确表示,在假期期间可以放烟花爆竹,带回节日氛围。你能猜猜是哪两个地方吗?
在中国新年期间放烟花爆竹是一项悠久的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密度增加,烟花的危险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烟花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气体,当人体大量吸入这些气体时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此外,假期期间集中使用烟花会导致全国PM2.5水平提高1.6-2.2倍,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区域性的空气重度污染。
而消防安全风险也是一大担忧,每年假期期间都会发生因烟花引起的火灾,导致不必要的消防资源浪费。例如北京就曾经多发过因为烟花进入高层窗户而引起火灾的事故,而烟花放映后留下的碎屑和垃圾也给清洁工人带来了困难。因为这两个原因,许多城市开始禁止使用烟花。截至年1月,已有个城市发布了这类禁令,其中个是县级市,占比最大。这一趋势表明,禁令正在逐渐传播,整个中国或许最终会进入无烟花时代。
根据辽宁营口市官方网站的市民留言,营口市公安局回复了本市今年能否放烟花爆竹的问题。即便是在整个市区禁燃禁放期内,春节期间也有7天可以供所有市民放烟花爆竹,分别是腊月二十三、除夕到正月初还要正月十五,这样的*策既保证了安全和空气质量,也兼顾了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的需求。
而另一个山东地级市滨州市也根据《滨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回复了市民的疑问。今年春节期间,重点区域仍然严格执行禁燃禁放令,包括交通枢纽、文物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等场所。除重点区域外,主城区内在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内可以进行燃放。
虽然上述两地没有完全放开烟花爆竹的禁燃禁放令,但*策层面出现了显著的放宽,这是一个好兆头。居住在这两个城市的居民今年又可以体会到浓浓的年味儿了。
河南省民俗协会副会长孟宪明表示,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已成为过年不可或缺的标志。并且随着公共卫生防控的发展,许多人希望在过年期间好好欢度,并用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为新年祈福。孟宪明明确表达了支持这一传统文化的立场,认为它必须继承下去。
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镇地区常住人口高达9.02亿,占据了人口总量的63.89%。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出台的*策,未来的孩子可能只能在影视剧中看到燃放烟花爆竹,而这种场景可能不会出现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无疑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因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的共同记忆在未来也将逝去,更别提这样的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让春节逐渐变得更加缺失年味,对于我们现在要发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无疑是一种倒退。
为了改变这一发展趋势,应当转变策略。城市出台的烟花爆竹燃放禁令是有科学根据的,但不能因此而扼杀这一文化的传承。相信,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允许居民在特定时间段燃放烟花爆竹,同时严格执行防控*策,也会得到公众的支持。
这个春节年味即将回来,山东这两个地级市宣布春节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这不仅对于在这两个城市的居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于其他省市的居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趋势会不会发展到自己的所在地,总之春节终于可以回归过去的味道了,希望更多的城市可以跟进这一*策,即使我们的居民可以好好地享受春节,也可以保留我们的烟花文化,这些都是非常有利于人民的。
而在之前《人民日报》发布的评论也给我们带来了曙光,也许在未来真的可以看到熟悉的春节回归,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怀念大年初一空气中的烟花味道,也怀念在除夕的夜里与家人一同点燃烟花,看着烟花在空中绽放成各种形状点亮天空,这不只是一个习俗,这更代表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帮助人们有了一定的寄托。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