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亲爱的热爱的》KK队吗?他们,不仅人帅,打比赛也很炫酷,都是一群打CTF比赛的人。
在江南大学,也有这样一群打ACM比赛的团队,别样的任性,一样的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版《亲爱的热爱的》团队。
↓↓↓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最早由国际计算机界具有悠久历史的权威性组织ACM学会主办,因此被简称为ACM-ICPC。经过近40年的发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ACM俱乐部是学院以培养高水平、高技术的竞赛人才为目的建立的学生组织。ACM俱乐部每天都有日常训练来巩固队员的编程竞赛能力,每周都安排一场排位周赛,作为之后参赛组队的成绩参考,同时也是一种激励队员努力训练,在赛场上拿到更好成绩的方法。
此外,俱乐部每年都会举办校赛和一定数量的月赛,所有比赛由俱乐部成员组织命题,为热爱编程和正在锻炼编程能力的学子们提供了实践训练平台。
ACM俱乐部级9名成员,
平均绩点3.66,
累计获得过70余项国际级、省部级竞赛奖项
奖学金、竞赛奖金拿到手软;
5名同学拿过国家奖学金,5名同学顺利保研
4名同学选择了放弃保研
微软、字节跳动等纷纷递来offer
天晨破晓队
从左至右依次是:王晨妮、凌晓、乔天池
●战队成员:
王晨妮:放弃保研的任性姑娘,现上海欢乐互娱供职,从事自己喜欢的游戏开发。
乔天池:保研东南大学,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
凌晓:作为俱乐部部长,是俱乐部的灵魂人物,曾在字节跳动实习,曾获CCSP银牌、PAT甲级,带领俱乐部打破了自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获得亚洲区域赛银牌。
●最好战绩:亚洲区域赛银牌
●经典语录:我们见过最多的是江大夜晚宁静的星空
“天晨破晓”是从战队成员的姓名中取的,英文是『Daybreak』,寓意他们能像清晨的曙光一样,打破寂静的黑暗,迎来无限的希望与光明,突破自我,突破历史。
大一下学期,他们在学长学姐们的带领下学习算法2个月时间,直接在省赛中夺得一等奖的好成绩,从此激发了比赛热情。
他们最难忘的经历是大三暑假一起参加的WannaFlyCamp,虽然只有10天,但是每天都汗流浃背,上午训练赛,下午讲座,晚上补题,每天从机房走回酒店都是凌晨,充实并快乐着。
子言君声队
从左至右依次是:王键军、刘泉晟、徐自强
●战队成员:
徐自强:保研东北大学
刘泉晟: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键军:创业中
●最好战绩:江苏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JSCPC)三等奖
●经典语录:稳住,还行
“子言君声”是取自战队三个人名字中一个字的谐音,寓意一起加油,和有趣的人一同奋斗,一路走来一起成长。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开心的事。
他们大二开始加入ACM俱乐部,从编程“白痴”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从犯怵抓狂到欣然热爱。ACM俱乐部让他们结识了优秀的人,养成了优秀的习惯,收获了充实的大学生活。
朝烟暮雨队
从左至右依次是陈朝潮、王烟波、朱雨南
●战队成员:
朱雨南: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
王烟波:保研华东师范大学,英语四级六级雅思7.5,曾在字节跳动实习
陈朝潮:正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
●最好战绩:亚洲区域赛银牌
●经典语录:吃遍天下美食,享受每一次比赛
“朝烟暮雨”各取他们三个人名字中的一个字,也是他们共同见证的江南时光。在ACM,从春秋到冬夏,他们一起见过早晨的露水,见过午后的阳光,更听过无数次晚间细细簌簌的虫鸣。
比赛、网红吃食、网红景点通通打卡。赛前一顿火锅养精蓄锐,赛后再奖励自己一次海边散步。他们享受着比赛带来的充实与提高,也享受着这种劳逸结合,比赛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比赛的日子。俱乐部就像他们的假一样,队员之间也想家人一样亲切。
四年,很短,
打了几场比赛就过去了;
四年,又很长,
长到刷过的题、敲过的代码
可以绕地球跑好几圈。
黑与白的背后,
是他们多彩的青春;
0和1的搭建,
托起的是他们的人工智能梦想。
俱乐部在蒋敏老师的指导下,
训练有节奏,比赛有章法。
学院C教室见证了他们9位同学
无数个通宵达旦的敲代码,
打练习赛的日日夜夜。
他们的故事暂告一个段落,
江南后浪们也将会再续传奇。
来源:江南大学稿件来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本期编辑:张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