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十三连冠黑龙江夯实粮
TUhjnbcbe - 2024/6/14 19:02:00

新华网哈尔滨12月19日电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为.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3%,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黑龙江正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筑牢丰收之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黑土藏粮沃野生金

“抓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肥沃广袤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黑龙江约1.56亿亩,占到56.1%。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龙江省采取农机和农艺结合等多种措施,实现黑土保育与粮食稳产增产协同发展。

今年秋收时节,记者在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一处收获完的农田中看到,一台机车正在抛撒粪肥,为黑土地“加餐”。“我们农场粪肥还田示范区面积达亩,示范区与常规农田相比,年化肥施用量减少10%-20%,还可培肥地力。”公司农业发展部经理侯仰芝说。

在五常市的秸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水稻秸秆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我们用秸秆生产地膜,铺到农田里免施除草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还能发酵成为有机肥料。”公司董事长王宏说,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有助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生产出更多绿色粮、优质粮。

“过去收获后都是将秸秆烧掉,现在用保护性耕作方式,秸秆全量还田。”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村民王峰说,保护性耕作既减少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升了耕地质量,为来年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基础。

黑龙江省大力推行以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为主要技术模式的保护性耕作,全省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3.4万台套,年全省保护性耕作面积超万亩。

造好农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黑龙江瞄准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环节持续发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力支撑粮食连年丰收。

“你看,我身后就是我们的大豆育种基地,这大豆长得多好!”记者视频连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育种专家、研究员李艳华时,镜头里是海南省三亚市的一处育种基地,大豆植株长势喜人。

李艳华和团队成员如同“候鸟”一般,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忙碌大半年后,冬季前往多公里外的海南,只为在更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豆种。

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省坚持用“中国种”保“中国粮”。五常市是我国知名的优质稻米产区,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五优稻四号”已有多年种植历史,但多年种植也导致品质退化。当地企业正着力对“五优稻四号”进行提纯复壮并研发出了新的水稻品种。

“我们与中科院合作,采用DNA指纹鉴定技术对大米的食味值、蛋白质等指标进行稳定和标准化,让‘五优稻四号’保持优良性状。”乔府大院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项文秀说,他们还以“五优稻四号”为母本,培育出了“中科”水稻品种,不仅更抗倒伏,亩产也提高了斤左右。

今年黑龙江省财政安排资金3亿元支持种业创新发展,加快19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立16个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筑牢种业现代化根基。

土地托管更“托底”

黑龙江省已连续5年粮食产量超过亿斤,商品量和调出量都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土地托管实现了规模种植效益,对粮食丰产丰收功不可没。

今年秋收时节,在北大荒集团曙光农场有限公司与桦南县种畜场全程托管示范基地,数台联合收割机、运粮车在玉米地里不停穿梭。这片亩的地块,每公顷玉米产量达15吨,增产10%,创当地秋收历史纪录。

“丰收来之不易,我们选用适合桦南地区的玉米品种,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方式,能更好保墒,增加产量。”曙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张千雨说,通过提供保姆式耕种管收托管服务,现代农业种植标准正在改变一些地方种植户的观念。

在北安市赵光镇赵光村,冬月里,黑土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往年产量只有多斤,今年平均亩产达到斤以上。”站在地头,村民李平望着自家的耕地笑着说,今年把多亩耕地都托管给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用来种植大豆,自己则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去打工。

“不仅农机水平高,农场种地田间管理也更科学,相比自己种,每亩大豆增产六七十斤。”李平说,自己以前种地全凭经验,而全程托管采用规模化科学种植,运用测土配方施肥、大豆叶龄诊断、无人机植保等技术,粮食产量更有保障,收益增加了不少。

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5.67万个;整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开展垦地合作,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超0万亩。

统筹:颜秉光

文字:王建、孙晓宇、黄腾

摄影:孙晓宇、黄腾

海报:史峻诚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十三连冠黑龙江夯实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