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2日的一场雷阵雨中,朝阳区曙光里19号楼前的老年活动站的房顶塌了,万幸没伤着人。一周以来,居民望着窗外未来得及处理的事故现场,联想到自家房子漏雨或阳台开裂,感到惴惴不安。有居民说,老年活动站和居民楼是同时期建设的。由于涉及央属产权单位,在近几年老旧小区改造中“掉队”了。眼瞅着周围其他居民楼都重新铺设了防水层、保温层,有了各类修缮的措施,居民们希望老年活动站的问题能引起产权单位的重视,尽快给老楼做一次安全鉴定,为居民排除房屋安全隐患,解决漏雨难题。
曙光里19号楼居民家里的阳台墙壁开裂,裂缝已经透光。平房顶上的窟窿让居民重视起老楼的安全隐患。7月22日的一场雨导致曙光里19号楼前的老年活动站房顶坍塌。探访“原来房子漏雨真会塌呀”老年活动站房顶坍塌成了最近小区居民的一个热议话题,居民聊天时总爱回忆那天的情景,“原来房子漏雨真会塌呀”“万幸没伤人”……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没伤人的原因是事发时间较晚,老年活动站里没人。更重要的是塌顶子这件事几天前就引起了大伙儿的警觉。
7月2日,记者来到了曙光里19号楼前,砖石结构的老年活动站是一间占地0余平方米的平房。现场最显眼的是掉落在屋内的几块长方形水泥板,它们原本是房顶的一部分,如今其中一块斜倚着墙,其他几块落地后砸了个满屋狼藉。紧贴着石板的是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一盘象棋。有下棋的就有观棋的,石板砸落的位置正是观棋者最容易扎堆儿的位置。一位居民说,如果当时屋里有人下棋,注意力都在棋盘上,老年人反应又比较慢,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是晚上发生的事情,屋里没人。”居民回忆,事发当日晚10点多,天正下着雨,还没睡的人听到院里一声巨响,第二天一早,大家才知道是老年活动站房顶塌了。
“我这一开门,屋里的积水就涌出来,我裤子全湿了。”拿着老年活动站大门钥匙的,是居民楼的一位楼门长。他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就注意到了房顶有隐患,在整理书报的时候,他发现桌上落了不少黑渣子,这应该是从房顶的防水层掉下来的。“连着几天我都跟老街坊们说,先别去老年活动站了,有安全隐患,但是没想到危险来得这么快。”
仰头看被扯开的房顶,防水层的内部结构瞧得一清二楚,内部的填充物四周多中间少。一位居民指着房顶告诉记者,每逢大雨,房顶都得存不少水,整个房顶好似一个“大碗”。“塌了以后看得更清楚,房顶都压成了弧线形,真危险。”
讲述老年人关心活动站能否复建老年活动站房顶坍塌后,发愁的不仅是老人。在老年活动站的外墙上,安装着一排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事发后老人没了活动的地方,骑车人没了充电的地方。
居民张先生说,曙光里19号楼里老年人很多,以前老年活动站里经常很热闹。今年夏天不是暴晒就是下雨,家门口就有一个供老人娱乐的室内空间,“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暖气。老伙计们在这里下下棋聊聊天,挺享福的。真怕这个老年活动站以后就没了。”
记者向属地街道询问后续处置办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年活动站用房根据相关各方协商的结果来看,拆除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最终方案尚未确定。如果最后决定拆除,原址可能会改建成存车处,重新设置充电桩,供广大居民充电使用。近期社区也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