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糖尿病,很多人认为肥胖的人、上了年纪的人都很躲过糖尿病的“侵袭”,如果患上糖尿病的话,在治疗糖尿病时,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控制血糖水平的药物,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但是,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各类降糖药既能帮助患者控制好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服用后可能会带来某些副作用,所以,要想安全有效地发挥各类降糖药的治疗作用,减轻其副作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用药事项才行。
常吃降糖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在临床用药方面,常见的降糖药有磺脲类、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达格列净等,这些药物的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磺脲类药物
临床上主要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奇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这类药物服用后容易引起低血糖,需要在服后要及时进餐。而且磺脲类药物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效,药物功能无从发挥。
有的患者服用磺脲类药物时,可能一开始服用就没有效果,或者是开始阶段服用有效,但之后药效逐渐下降直至无效,这些情况大多与糖友自身胰岛功能衰竭有关。
磺脲类药物其他注意事项有:不宜与格列奈类合用;不宜与磺胺类抗生素合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2、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可是糖尿病患者常用药物,在使用方面,服用后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所以,服用时间需要在进餐期间或餐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在联合应用方面,单独应用二甲双胍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可与其他类药物或胰岛素联用时,可能导致低血糖。
对于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人群: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心衰、肺气肿、肺心病、严重贫血及明显消瘦的患者禁用。
二甲双胍其他注意事项有:在行碘造影X线检查前48小时应停用;在造影检查48小时后,如肾功能检查正常,可恢复服用;妊娠期、哺乳期以及计划怀孕的妇女都避免服用;线粒体糖尿病患者忌用;成人最大允许剂量是毫克/天,可分为2~4次服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主要有阿卡波糖(如拜唐苹、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如倍欣)和米格列醇。在服用方面,一般要求是在进餐时与主食一起嚼服,如果不进餐则不需服药。
为什么是这样服用呢?
因为这类药物发挥降糖作用一般要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参与才行,需要与碳水化合物(即主食)同时服用,发挥降糖作用效果好。
α-糖苷酶抑制剂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胀气、腹痛、腹泻,副作用的严重程度通常与药物剂量有关。患者应从最小剂量(25毫克)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对于不适合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人群:有疝气、肠梗阻或近期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有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患者,都不宜服用。
α-糖苷酶抑制剂其他注意事项:单用一般不会产生低血糖,但在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联合应用时,则有可能发生低血糖。若是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进食碳水化合物如果汁、白糖、淀粉类食物等无效。
4、列奈类
这类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在服用方面,单独吃可引起低血糖,但发生率较低,而且低血糖程度轻微。如果患者空腹血糖较高,不宜单独吃。
在使用时一定要记住:不宜与同属胰岛素促泌剂的磺脲类药物联用,以免加速促胰岛B细胞的衰竭。
5、噻唑烷二酮类
这类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服用这类药物通常起效较慢,往往需要服用数周后才能明显见效。因此,患者服用期间不能因短期效果不明显而停换药物。一旦停用此类药物,其药效大多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全消失。
对于不适合使用噻唑烷二酮类的人群: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骨质疏松患者(特别绝经后的女性)忌用,用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者,都必须立即停用。有肝病者不宜用。
而且服用后还可能增加女性糖尿病患者怀孕的几率,不愿受孕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一下。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服用。服用本药既可空腹吃,也可进餐期间吃,但建议尽可能固定服药时间。
6、DPP-4抑制剂
这类主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等。少数患者服用后出现鼻咽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副作用。此类药物服用后不增加肝肾负担,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酌情减量。
7、GLP-1受体激动剂
这类主要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需皮下注射。在使用后,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出现胃肠道反应,造成恶心呕吐、腹泻等,随着时间减轻。有时注射部位时会出现过敏,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必要时停药。
8、达格列净
在服用达格列净时,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和生殖器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一旦出现,需及时对症治疗,消除感染的情况。
如何对待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1、不应随意调整剂量
很多降糖药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一般正确合理服用都是安全的。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安排进食量和运动量,并且不要随意调整剂量。
2、选择适合自己的降糖药
在临床上,糖尿病分为多种类型,常见就是1型和2型,其他还有肥胖型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类型,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很多患者表示:“适合自己的才是副作用最小的”。
3、衡量长时间服用降糖药的利弊
前面说过:“降糖药物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如果降糖的收益远大于其带来的副作用,那坚持服用降糖药还是很必要的。
但是,有些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降糖的利弊会反转,向“弊”的一面发生倾斜,这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谣零零计划##糖尿病##降糖#
小病慢病[不排队]名医专家护健康;康爱多首发线上服务,阵容强大,专业广泛;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在线咨询您的医生!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