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到周四,也就是前天到今天,我平生第一次因“病”住院。十二三岁时我住过一次院,那是因为外伤。这次其实也没什么大麻烦,因为贪生怕死,去做了个肠镜检查,发现了两小块息肉,住院切除了一下。
患消化内科疾病的病人很多,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号很难挂到,我等了很多天才挂到。入院后发现消化内科有五六个区,每个区一层楼,每层十四五个病室,每个病室三个床位,整个规模还是蛮大的。
我本人做的是个日间手术,很小的手术,没什么要多说的。我说说病友吧。
同病室的两个病友都是三十多岁的小伙子,他们得的是一种叫“克罗恩病”的慢性疾病,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这个病反复发作且没有根治的一般方法。一句话,就是一种原因不明且无法治愈的肠道炎症。
看了一下病房门口的锦旗,发现很多都是得“克罗恩病”的患者送的。查了一下,这种病以北美和北欧最高,同一地区白人,尤其犹太人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族裔,近十年来克罗恩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高峰为15-25岁,40岁前发病者超过80%。
我的理解是,这个病是不是就跟口腔溃疡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就溃疡了,也不知道怎么治。我有口腔溃疡,深知溃疡的苦,有一次我舌头上生了一个大溃疡,把一块肉溃烂掉了,疼得我茶饭不思,最终好了之后舌头边缘留下了一个小缺口。这样的溃疡如果长到肠胃上,且绵延不绝,那真不好受,严重的会肠胃穿孔。
我同病室的一个病友小肠已经穿孔两次了,每次穿孔,都痛得死去活来,得赶紧急诊手术。所以他已经做过两次手术,切过两截肠子了。医生说如果不好好治,下次要是再切,就很麻烦了。另一个小伙子差不多也是这个状况。
前天晚上我服药后遵医嘱在楼道里活动,得以看到一些遛弯的病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中年女人,瘦的皮包骨头,手上插着输液管,她老公用一根竿子挑着输液袋,袋子里是很不普通的液体。两人来到走廊尽头的阳台,临窗呼吸了几口窗外的空气,转了个圈就回病室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我医院检查时在楼前广场上看到的那对夫妻,一个中年男子瘦骨嶙峋,形容枯槁地躺在担架上,担架旁是一个手提CT检查袋子的中年妇女,想必应该是这男子的妻子,妻子萎靡不振地蹲在担架旁,张望着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似乎在等着谁。
我同病室这位做了两次手术的病友因为家在外地,就没有带家属过来,在医院临时雇了一个陪护,是个50来岁的男子,元一天。我跟这个陪护聊天,他说前段时间他陪护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单身男子。这老头年轻时跟老婆离婚了,老婆带走了女儿,从此不再有联系。
老人是糖尿病并发症,一条腿被截肢七八次了,视力也不好,反正疾病很多。每天老人七十多医院,老人的房子也卖掉用来治病了,老人出院后得租房住。
我自己的手术虽然小,但医生要求要有陪人,老婆要上班要照顾孩子,抽不开身。昨天早晨老婆好不容医院,可是手术时间又临时改成了下午。下午我就只能一个人手术了,再三向医生说明情况,医生准许,并承诺手术后派护士推轮椅接我回病室。
跟老婆坐在病房的时候我就想,医院,没有家属还真的挺难的,病人需要照顾,各种手续需要签字,万一得上大病了,需要有一个患难与共的伴侣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能不离不弃的,始终只有亲人,在父母离去后,最亲的人只有那个曾经陌生后来成为伴侣的人,以及自己和伴侣共同的后代。
所以,我看到那些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伴侣时才心生感动,那扛着竿子挑着吊瓶的肩膀,那提着资料推着担架的双手,支撑和维护的,其实就是人的基本生存而已。人在生存面前是那么的卑微,垂死挣扎都是为了活下去,或许是因为留恋这个世界,或许是因为放不下亲人,总之,求生欲才是人的本能。
人们憧憬爱情的甜蜜,歌颂爱情的伟大,并被爱情的浪漫迷惑得神魂颠倒,以致于有些人不惜反反复复地折腾婚姻,以期获得幻想中的爱情。可是,在我看来,那些美好浪漫都不是爱情的本质,那只是浮在爱情表面看似绚烂实则用处不大的装饰物。爱情也好,婚姻也罢,真正有用的,就是对生存的帮助。
年我写过一篇文章《结婚更多是为了找个伴共同对抗生活的难处》(点击阅读),文中我写道:“女人为什么要嫁给男人?男女为什么要结婚?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婚姻的历史就有多长。人类的婚姻都是因为爱情吗?爱情或许只是一个传说。人类社会中男女结婚共同生活的核心原因恐怕是为了对抗生活的艰难和繁衍后代。
人活着不容易,古人活着更不容易。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需要有人来并肩战斗共同对抗,为了让这种对抗不面临一个必然要输掉的结局,人就需要繁衍后代,让这种对抗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进来,并且形成一个小团队,以团队的力量来战胜生活的困难。古时候家大人多的家庭相对来说就生活得好点,势单力薄的家庭生活得差点,就是这个道理。”
年轻的时候心很大,觉得自己能上天入地,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有点年龄之后,回顾过去,才明白那些看不上都是幼稚。80后这批人搭上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列车,因为经济和社会的上行“电梯”很快,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都以为自己很牛逼。现在“电梯”慢下来了,年龄上来了,于是大部分人的心态也变了。
以前人们张口闭口都是“事业”啊“发展”啊,现在很多人终于回过味来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哪里有什么事业和发展,能踏踏实实健健康康地活着就是成功,还年轻的时候不需要别人扛吊瓶推担架就已经是很好的人生了,要求再多那就贪心了。
哪儿有那么多的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哪儿有那么多的事业要发展啊!
听说截止10月2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年度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报名落下帷幕,总报名人数突破万,创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的历史新高。
在事业上,时代的主流共识已经从“下海”变成了“上岸”,看来干一份普通的工作平平安安过一生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且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活法。
那么爱情和婚姻呢?非肤白貌美不娶,非高富帅不嫁,这种婚恋观就如同人人都要建功立业干一番大事业的事业观一样,有多少人能达到?前几天看到一个资料,说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而且这一类人群还在不断增加。
全社会事业期望回落的同时,婚恋期望会回落吗?
我是个俗人,总容易想到生存的不易,或许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