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西医协同多学科聚力81岁危重肠癌患者转
TUhjnbcbe - 2025/4/12 20:19:00

华声在线6月9日讯(通讯员王艳姿李一金)为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完善中西医协同机制、创新中西医协作模式、培养中西医人才队伍,在湖南省医院在结直肠肛门外科(肛肠科)学术带头人何永恒教授、肿瘤科资深专家蒋益兰教授带领下,成立了结肠癌与直肠癌多学科协作与攻关团队,成功救治了一个又一个肠癌患者,81岁的张娭毑就是其中一位。

多学科精准协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告捷

“蒋教授,我有个亲戚肠癌术后吃了您十多年的中药,一直很好。今天我带81岁的老妈来请您开点中药吃”。张娭毑的女儿半个月前带母亲来到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找到蒋益兰教授。蒋教授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后,认为其年龄偏大,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建议住院治疗。

张娭毑入院后,肿瘤六科主任王其美详细询问病史得知,张娭毑反复便血已有半年余,医院考虑为直肠肿物,考虑患者高龄,且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故未能在当地行肠镜+活检确诊。随后邀请结直肠肛门外科(肛肠科)主任武明胜和胃肠镜室周立武副主任医师会诊,完成了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

为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在与其家属反复沟通后,转入结直肠肛门外科(肛肠科)进行手术治疗。

(何永恒教授率肛肠科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5月19日,在麻醉科手术室全力支持下,何永恒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吻合口距肛缘仅2厘米,解剖标本发现患者直肠三处癌肿,最低的肿瘤距切缘仅1.5厘米,术后转重症医学科观察,术后第一天顺利脱机拔管转回结直肠肛门外科。何永恒教授为患者开出经验方“恒通汤”,患者术后第二天肛门排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炎性及粘连性肠梗阻、坠积性肺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第三天患者突然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在肺病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指导下,患者转危为安。日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中西医协同全面推进学科发展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术后5年生存率在50%左右,复发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需要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全方位干预,这对现有的医疗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西协同发展”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求,作为医院,湖南省医院秉持“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协同”的发展理念,为患者提供最佳中西医联合诊疗服务。医院以结肠癌与直肠癌多学科协作与攻关团队为契机,以湖南省中医肿瘤专科联盟和肛肠外科医联体为平台,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带瘤生存”等方面下功夫、做研究,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国家财政和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据悉,该院结肠癌与直肠癌多学科协作与攻关团队涵盖结直肠癌肿瘤外科(肛肠科)、结直肠癌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麻醉科、肿瘤微创介入中心、重症监护室、放射科、肿瘤核医学(PET-CT中心)、结直肠癌肿瘤内镜诊疗、病理科、护理部等多学科,将以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申报建设为契机,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向国内一流学科目标奋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西医协同多学科聚力81岁危重肠癌患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