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小就顶着学霸光环,不仅考入了北京大学,更成为了北大的骄傲。她曾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成为了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
她还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被著名杂志《自然》定位了特约审稿人,她就是我国杰出青年科学家胡海岚。她在神经科学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
让全球超3亿的抑郁症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是如何做到的?她在研究的过程中,又经历过哪些挫折和苦难呢?本期子牙童趣学生观察,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杰出女科学家吧。
出身富裕激发兴趣年,胡海岚出生于浙江省的一个富庶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中藏书颇多,这也使得胡海岚从小就沐浴在文化的环境里。
她的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在对她极尽宠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她的教育。因为家庭条件不错,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又比较上心,所以胡海岚从小就十分自律自觉,学习成绩在班里十分突出。
进入高中后,班里女同学的理科类成绩逐渐下滑,胡海岚的数学和物理却出奇的好,而且她为人亲切有礼,只要有同学来向她请教问题,她都会耐心地向他们解答,
因此许多同学都十分喜欢她。成绩优异,温和有礼,相貌清秀,胡海岚在整个中学时期,一直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同学们只要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都说她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除了正常的上课读书,胡海岚还一直参加省里、市里的各种比赛,次次都能捧着个奖杯回家。有次,她被老师推荐参加了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并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由于成绩太过突出,直接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
进入大学后,她按部就班地来到了物理系读书,但读了一段时间后,她觉得物理系的各个专业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她做不了什么,所以决定转系,
进入了比较冷门的生物系。生物科学既枯燥又复杂,每项研究都需要十分认真,许多同学觉得太难,不愿意学这个。但胡海岚却对此十分感兴趣,
她认为生物科学还有太多可以探索的地方,她想要弥补上那些空白,进一步对其进行发掘。起初,她选择的专业是比较热门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天赋异禀学业有成但当她偶然阅读了《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这本书后,就被里面描写的神经世界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脑科学这一学科专业。她认为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最精巧,最复杂的结构,她的研究重心也随之放在了这里。
即使成绩优异,专业课排名总是靠前,但胡海岚在大学时还是一刻也不肯放松,同学们都说,除了吃饭睡觉,胡海岚只会出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实验室。
在探究一个问题时,她往往会先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参透这些知识后,然后再一头扎进实验室里。大学四年,她每时每刻都过得十分充实,
还拿到了许多奖项和奖学金。毕业后,胡海岚并不满足当前的成绩,选择了继续深造,并成功考入了美国加州的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这所世界级名校,她更是抓住了一切学习的机会,废寝忘食、焚膏继晷,有了许多的研究成果,成功拿到了生物学的博士学位。
年,胡海岚博士毕业,凭借优秀的简历,进入了冷泉港实验室工作,这所实验室被称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在整个科学研究界都十分有名,
许多科学研究者都将能在这里工作视为毕生的荣誉。当然,这所实验室也是十分难进的。这也可以看出,胡海岚是何其优秀。
工作期间,胡海岚研究成果斐然,获得了许多成就,在业界很受欢迎。眼看着事业扶摇直上,胡海岚却在年年末,辞掉了令人艳羡的工作,收拾好了行李,离开了生活十年之久的美国,飞回了阔别已久的故土。
回到中国后,胡海岚顺利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开始在其中的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团队。许多人为她感到可惜,
毕竟她在美国已经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待遇和研究环境也非常好,为什么要放弃这一切,回到科技还不是那么发达的中国呢?
履历优秀报效祖国对此,胡海岚的回答是,她想要将自己做科研的黄金阶段留给祖国,建设自己热爱的祖国,而且中国目前发展得也非常不错,她相信在这里,自己的价值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她凭借优秀的履历和令人称赞的能力,被推选为了研究组的组长,继续着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