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地平线零之曙光硬件需求评测带上你的主
TUhjnbcbe - 2025/5/28 20:22:00
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相信大家都幻想过假如有朝一日机器人开始反抗人类,人类会怎样对抗这股钢铁洪流。但是如果人类最终是被灭掉了之后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地平线:零之曙光》就是一款在这个背景设定下的一款游戏。

作为一款在主机上已经推出好几年的游戏,《地平线:零之曙光》上周末就登陆了PC平台,让PC玩家也可以体验一下以人类回归到原始氐族社会并且还要继续对抗机器人的生活。

而移植一款主机游戏至PC端上,很多时候都让玩家担心的是其优化问题。毕竟有不少主机移植的游戏在登陆PC初期都会有渣优化这个问题。那么《地平线:零之曙光》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要畅玩《地平线:零之曙光》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吧。

游戏画面赏析

《地平线:零之曙光》的背景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身处的地球,只不过是在未来几百年后的世界而已,因此现实世界中有不少著名的地标都是可以在游戏里面找到的。

而在画质方面,在终极画质之下,游戏的画面也是很漂亮的。由于PC性能可以超越主机不少,因此画质选项最高可以调至终极质量,而选择初始画质的话就与主机版的差不多了。

官方推荐配置

根据Steam上的游戏页面,《地平线:零之曙光》的官方推荐配置为Corei7-K或锐龙X,显卡方面则是推荐GTXGB或RXGB,配以16GB的内存。

预览

这样的配置在目前的配置里来说算是一个比较主流的配置,因此不少玩家第一眼看上去可能会觉得:“哇,这个游戏挺不吃配置的啊。”不过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测试平台与说明

这次的测试平台是基于IntelCore-iKS搭建的,拥有双通道16GBDDR内存。而显卡方面则是选择了来自AMD以及NVIDIA合共6款比较主流以及中高端的显卡,分别是AMD的RXXT、RX、RXXT以及NVIDIA的GTX、RTXSUPER、RTXSUPER。

预览

这次的测试笔者选择了讯景的RX系列显卡。这几张显卡我们都是有做过评测的,它们都有着不错的游戏性能以及颇为突出的温度控制表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查看一下它们的评测:RXXT海外三风扇版、RX黑狼、RXXT雪狼。

讯景RXXT雪狼

讯景RXXT海外三风扇版

讯景RX黑狼

影馳RTXSUPER金属大师

影馳GTXSUPER金属大师

影驰RTXSUPER名人堂HOFCLASSIC

显卡需求测试

在这个测试环节中,笔者会以游戏可以提供的最高画质来测试显卡在游戏内置跑分测试的帧数表现,而《地平线:零之曙光》的最高画面选项为终极质量。除了平均帧数外,笔者也会把1%低帧率包括进来。

这个0.1%低帧率是分别取自一段时间内1%最低的帧数。相比起单纯的最低帧数,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在游戏时,出现卡顿(Stutter)及掉帧的情况,因为最低帧数只是取最低的一个帧数为显示。因此1%低帧率愈接近60,就表示愈能比较稳定地以60帧来游戏。

在进入游戏之后,游戏首先会根据玩家的硬件来作出优化,以笔者的体验来说,这个过程大概在10来20分钟左右。要注意的是,C盘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行,哪怕游戏不是装在C盘。因为游戏貌似在优化时会产生一堆东西放在C盘上,不然的话就会像笔者那样,优化到差不多的时候游戏就崩溃了(笑哭)。

另外,以目前的这个游戏版本配合NVIDIA的.77显卡驱动来运作的话,人物模型会出问题,并且有机会卡死十来秒然后回复正常,对于跑分测试非常不友好,因此笔者是用了.85显卡驱动来进行这次测试的。

P分辨率测试

预览

首先来看看P分辨率之下的帧数表现。可以看到,6张显卡中有5张都完全超越了60帧的标准,其中价格更加便宜的RXXT达到了90帧,比起贵不少的RTXSUPER帧数还高一点。而即便是唯一达不到60帧的GTXSUPER也有59.2,与60帧可以说是没什么分别了。

在1%低帧率方面,AMD这边的帧数表现比起NVIDIA平均都要高5帧左右,因此目前在P之下AMD显卡在《地平线:零之曙光》中是略有优势的。

而如果玩家是想在这个分辨率之下玩的话,那么一张RXXT或者GTXSUPER都是足够的。

P分辨率测试

预览

而在P之下,情况也是差不多。在平均帧数方面,AMD的3张显卡帧数表现基本上都要比NVIDIA的要好,有着1至5帧左右的差距。而在1%低帧率方面,仍然是AMD这边有优势,特别是RX的1%低帧率都比RTXSUPER的要好了。

想在P之下畅玩《地平线:零之曙光》的话,那么一张RX或者RTXSUPER都是可以的。

P分辨率测试

预览

至于P也就是4K之下,游戏对于显卡的要求就更加高了。在这里可以看到,RXXT的平均帧数比RTXSUPE稍为低1.5帧左右,而在1%低帧率方面大家则是一样的,不过考虑到RXXT比RTXSUPER便宜太多,这个结果也是很好的了。

无论怎样,这两张显卡在《地平线:零之曙光》中都不能够达到P60帧的流畅要求就是了。

CPU性能需求测试

在处理器测试方面,笔者会透过BIOS把IntelCorei9-K设成不同的核心数及超线程来模拟不同处理器在《地平线:零之曙光》中的效能,频率方面则是选择了3.6GHz以及4.0GHz。显卡则是配搭RTXSUPER,测试时游戏分辨率为P。

预览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想在《地平线:零之曙光》里达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帧数,至少需要一个频率在3.6GHz或以上的处理器,核心数方面至少要4核8线程。不过如果大家想要一个最稳定的游戏体验的话,一个4.0GHz以及6核以上的CPU会是比较好的。

4核4线程处理器在这款游戏中是完全不够用的,平均帧数相比起稳定后的88帧相差了差不多10%,而且1%低帧率也是远远落后。目前依然主流的4核8线程处理器虽然在平均帧数上与更多核心数相比是差不多,从1%低帧率上来看还是会有不稳定的情况。不过4核8线程在3.6GHz时的1%低帧率为51.1帧,相比起4核4线程来说也可以算是够用的。

至于6核6线程4.0GHz之后的结果就可以说是很接近了,平均帧数以及1%低帧率也没有明显提升,最多就是有1帧左右的不同,可以说是基本上稳定下来了。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地平线:零之曙光》的0.1%低帧率是不稳定的。下至4核4线程上至8核16线程,其0.1%低帧率都不断浮动。这也意味着在游戏内会有不同程度的随机掉帧,而这也是游戏本身优化不佳的问题。

总结:等待优化的曙光

对于一款从主机移植到PC的游戏来说,《地平线:零之曙光》这款游戏的帧数表现并不是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糟糕,这应该是其优化不佳而导致的,毕竟全屏幕68帧和无边框只有60帧这种差距在现在的游戏来说也不常见了。

因此《地平线:零之曙光》目前对于硬件的需求也是不低的。想要保持平均60帧或以上的话,在P之下AMD这边需要一张RXXT就可以保持在平均60帧以上,而在NVIDIA这边一张GTXSUPER也可以达到59帧,基本可以说是达到60帧了,但是为了确保有一个更加流畅的体验,一张RTXSUPER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至于在2K之下,一张RX或者一张RTXSSUPER就差不多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在内置跑分的成绩,如果是正常游戏的话帧数还会有所下降的。

至于在CPU方面,一个6核4.0GHz或以上的CPU就可以比较稳定的玩《地平线:零之曙光》了。当然,由于优化问题,目前是不能够彻底稳定的,至少掉帧这个问题是存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平线零之曙光硬件需求评测带上你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