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黑龙省牡丹江市锅盔山下的乌斯浑河,一如往常的汹涌。这条河流是牡丹江的一条支流,长达多公里长的河道尽头便是美丽的牡丹江。它的名字是用满语所起的,翻译过来的意思便是“凶猛的河流”。
这条凶猛的河流曾载着八位巾帼女英雄流向她们心中的牡丹江。毛主席曾著诗词《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是毛主席在赞美中华女儿“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句话更是展现了八位女英雄的生活写照。而那条凶猛的乌斯浑河,也因为她们变成了一条英雄之河。
一:《治安肃正三年计划》
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举国上下的抗日战争打响,日本依靠武力率先侵占东三省。而这个在中国汉字出现许久,还没有出现的国家,借着外界的帮助将自己的魔爪,伸向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而东三省作为我国的大省之一,从日军铁骑踏入省内开始,便一直与日军斗智斗勇。然而日军来势汹汹东北抗日联军节节败退。年日本关东军为了毫无阻碍的统治东北,在三月份颁布《治安肃正三年计划》。
这是日军对抗日力量的清扫,而这“篦梳”式的清扫方式,在那本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让东北的老百姓重新回到了寒冷的冬天。毁森林、清乡村、搞连坐、制造“无人区”,整个东北因为这个“肃正”计划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东北的抗日战斗也变得极其的艰苦。
而东北的天气更让身处东北的抗日联军陷入苦难。年冰雪交加零下的天气,缺粮食、缺军需物资,抗日战士靠着意志坚守在岗位上。天灾不饶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因为受冻受饿而死去的将士远远的超过了战斗伤亡。
面对着内忧外患的抗日联军,咬紧牙关和日军拼命到底,以血肉之躯护中华之土地。此时日本关东军派汉奸于琛澂为总司令、北部大佐为参谋对松花江下游进行“肃正”讨伐计划。此次讨伐包含了松花江下游的全部区域。
日本关东军的目的便是要将在松花江下游地区活动的所有抗日部队全部消灭。在下游地区的抗日部队里,抗联第二路军是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的队伍。但是这支新生的队伍,在反“讨伐”的作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成功,让日本军队更加凶残的进行“讨伐”行动。残酷的进攻、疯狂的封锁眼看着第二路军的人越来越少。上级决定抗联第二路军第四军和第五军的一部进行远征,在黑龙江省的西南方向和吉林省的舒兰地区扩充势力,开辟新的根据地,此次的远征在历史上称为“西征”。
二:妇女团
然而日军的这次“讨伐”异常残酷,加之有叛徒于琛澂坐镇,凡是遇到有丝毫嫌疑的均格杀勿论。于琛澂更是下令: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面对如此凶残的讨伐,西征之路可谓是危险重重。
而在西征的队伍中有一支妇女团,她们从不觉得自己是女子便不能上阵杀敌。反而她们跟随西征的军队一步也没有落下,因为女子天生的温柔、细心、活泼,还成为西征队伍里不一样的色彩。
这个妇女团的指导员名为冷云,她原名郑香芝,年对她来说是同时失去女儿和丈夫的一年。他的丈夫在抗日斗争中失去了了生命,又因为她要跟随部队西征,不得不将仅仅两个月的女儿,托付给他人。
那年5月西征部队集结没多久,便与日军撞上了。他们一路苦战,在没有后备资源的情况下与日军斗争一个月之久。好在7月左右西军到达牡丹江下游的刁翎地区。随后远征军到达楼山镇,这里驻扎着一支守卫军。
7月8日西征军组织攻打楼山镇来补充军资,其中冷云所在的妇女团也参加了此次战斗。这次斗争缴获两挺机枪、百支步枪、四万发弹药还有粮食等等。我军的补给也在这场战争中的到了充分的补充。
楼山镇的胜利气坏了日军,北部大佐将一切的错误归于于琛澂的无能,两人在营帐内吵得不可开交。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西征军更猛烈的攻击。直至八月队伍已经分路活动将近一个月左右,只是在日军的穷追猛打下没有丝毫的进展。
日军的轰炸一波接着一波,大大小小的战斗已经数不清多少次了。队伍被打散,对于那时的西征军来说“天无绝人之路”,是一句最可笑的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如此困境之下,他们还要经历背叛带来的伤害。
第五军政治主任宋一夫和随从副官的叛变,使得西征军在行军路上遭到敌军的炮火轰击。9月份第四军第一师的师长在被俘时举手投降。抗日联军的第五军第一师到最后仅仅只剩一百人左右。
而冷云所在的妇女团原本30人的队伍,现在仅剩下了8人。这八人有冷云、杨贵珍、胡秀芝、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慧民。这些人中最大的是冷云23岁,最小的王慧民13岁。
他们跟随部队来到山东屯,那天是八月十五,在村民的帮助下他们也吃上许久未吃上的饱饭。由于怕日军追击祸及这些村民,没待多久他们再次踏上了征程。年10月19日部队来到乌斯浑河附近。
八名女子不会游泳,加之又是深夜。商讨之下决定附近休息一晚再过河,一次次的轰击、一次次的追打,此时的西征军内心满满的失望。从五月到如今的十月他们每一天都过的如此艰辛,每一次闭眼都要担心附近有没有敌人。
秋风瑟瑟吹寒的不只是天气,还有将士们的心。在河边他们建起了一堆堆篝火进行取暖,有些将士盯着火苗进入了梦乡。只是这一幕幕竟被敌军特务看见了,他随即去军营禀报。天刚刚亮起今天的太阳看起来格外的温暖。
三:携手投江
师长命令参谋先将带着女战士过河。可谁知水位上涨,道口被淹。水的深浅只能下去勘察,可谁知参谋金世峰刚刚下水,那边便响起了枪声。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毫无准备的我军被打的措手不及。
加上地形的劣势,我军只能一边攻击一边撤退。此时的女战士们被迫和部分分散,躲到柳树从里。柳树丛茂密加之有茅草的覆盖,女兵们躲在哪里也没有人发现。日军跟“疯狗”一般,紧紧咬着队伍不放。
冷云一看不能让部队全都命丧在这,带领女战士们朝敌人开枪,吸引敌人注意。她们在冷云的指导下,进行三面包围,边攻击边投掷手榴弹。此时部队的师长发现女兵们为了掩护他们撤退,正在河边牵制敌人。
随即下令返回支援,只是敌人将他们拦得死死的,支援的人都命丧山口。冷云她们眼看部队就要回来救她们,立刻大喊:
“你们快走,不要管我们了,保护好自己,为了抗日的胜利。”
纵使听见她们的喊声将士们仍拼了命的去接应他们,奈何敌军炮火过于猛烈,师长眼含泪水发出指令“撤退”。只是无人肯动,随即师长说:都给我撤退。将士们才向密林中撤去。看着远远甩下日军的部队,八名女战士终于可以放心的一搏了。
只是她们还要撑的更久一点,这样部队的希望就更大一点。她们找寻地方进行隐蔽,敌人在明我在暗,这样她们便能撑的更久一点。只是敌众我寡她们受伤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敌军也发现了和他们抗衡的是几名女子。
奸诈之心涌上心头,一群日军嚷嚷着抓活的,抓活的。而此时的她们已经有几位已经受了伤,前面、两边都是敌人,后边是汹涌的乌斯浑河。面对敌军的压制冷云和其他七位女战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一切竟在不言中,随后她们相互搀扶着向乌斯浑河中心走去。日军的炮火依旧没有停止,最终她们的身影再也看不见了......日军呆呆的看着江面,他们看到那八位女子是笑着被水淹没的。
这是一个民族的力量,她们给中国的历史添了美丽的色彩,更让世界记着她们。而每年的清明乌斯浑河边都会“盛开”一朵朵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