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大熊猫“毛桃”(雄性,年7月26日出生)突然出现以精神萎靡、倦卧、食欲不振、排粘液便等为特征的“排粘”反应(在大熊猫日常饲养中,部分大熊猫个体因为排粘反应比较强烈,也会出现因为排粘液而不吃不喝的现象)。
在熊猫基地兽医团队连续4天的保守治疗过程中,“毛桃”精神状况略有好转,并且开始进食少量食物,但一直未见有大便排出,且小便频次明显减少。
2月8日,毛桃出现食欲废绝,并突然出现剧烈呕吐,呕吐物为带泡沫液体合并食物残渣,气味酸臭,精神沉郁。
为查明“毛桃”的发病原因并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熊猫基地兽医团队立即对其进行了麻醉后的深入检查与治疗,检查发现“毛桃”多项指标异常。
根据现有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已有的实验检查结果,熊猫基地兽医团队再次对“毛桃”病情进行了紧急会诊,一致认为“毛桃”发病原因极可能为上消化道梗阻。鉴于“毛桃”病情危重,熊猫基地兽医团队再次紧急对“毛桃”进行了一系列更为细致深入的检查。结果显示:十二指肠靠幽门段肠管发生梗阻。
目前,大熊猫上消化道梗阻在大熊猫圈养史上尚无可借鉴经验,为确保手术成功,熊猫基地特别邀请医院外科专家对“毛桃”的整个手术治疗给予全程指导。“毛桃”的手术现场年2月10日,熊猫基地兽医团队联医院外科专家顺利完成了对“毛桃”十二指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取出了梗阻于体内的食用竹食团。通过手术取出了食用竹食团尽管手术非常成功,但由于“毛桃”上消化道梗阻未解除前因剧烈呕吐和食欲废绝引起的代谢紊乱,特别是严重的代谢性碱中*,导致“毛桃”在手术后再次发生休克。面对突然发生的严峻病况,熊猫基地兽医团队再次进行紧急会诊,及时制定出了针对性的抗休克抢救治疗措施。经过团队连续36小时的艰苦奋战,并克服多重困难,“毛桃”的休克病情终于解除并安全苏醒。考虑到大熊猫清醒后,随时可能抓扯腹部手术伤口,引起伤口感染甚至缝合口裂开导致手术失败,熊猫基地医护团队对“毛桃”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的精心护理与跟进治疗。目前,“毛桃”已基本恢复健康,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每日粪便量也达到了18kg左右。术后恢复中的“毛桃”大熊猫发生幽门或者十二指肠梗阻在国内外大熊猫圈养史上至今未见报道,临床实践更无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此次动物的发病和治疗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熊猫基地在人员协调与动物术后护理等诸多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感医院专家对“毛桃”手术治疗所提供的全力支持。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毛桃”的生命,同时也完善了大熊猫疾病救治理论体系,为大熊猫相关救治工作提供了成功范例。
戳视频看大熊猫“毛桃”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状况↓↓↓版权声明:本文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方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往期回顾
大熊猫的爱情见证——高山杜鹃
春日畅游熊猫基地,你的安心我买单
开园第一天!年全球首对大熊猫双胞胎喜迎游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