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恶性肿瘤
已经成为儿童死亡的
第二大死因
仅仅次于意外伤害。
就在前几天,
科室收入了一名6岁的小朋友。
小朋友是因为
体检时发现腹部包块,
医院
进行就诊的。
门诊检查时,
小朋友并没有腹痛、腹胀,
皮肤虹膜*染、
尿少、便秘等症状。
小朋友住院后进行了
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活检术,
术后病理提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孩子得了肿瘤?”
“这怎么可能?”
“孩子好好地,怎么就得了肿瘤?”
孩子的妈妈不敢相信。
接诊医生告知家长:
“还好孩子发现的及时,
肿瘤没有进一步恶化,
现在进行手术将肿瘤切除,
是最佳时机。“
例如这样的小朋友
自春节过后到发稿日
医院
普外一科
已经收治了7-8名肿瘤患儿
有良性的、有恶性的,
许多家长可能会想,
肿瘤都是大人病,
小孩怎么会得呢?
本期
普一一就邀请了
医院普外一科
护师任丽君
进行
小儿肿瘤
话题的讲解
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哪些?按其发病率顺序依次为:
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恶性淋巴瘤及各种实体瘤。
常见的实体瘤为:
神经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
横纹肌肉瘤、
骨肉瘤、
生殖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肝肿瘤等。
儿童恶性肿瘤与成人有何不同?1
儿童恶性肿瘤
大部分来源于中胚层,
大约50%是全身性疾病
(主要为白血病和淋巴瘤),
另50%是实体瘤。
成年人
则多为上皮来源肿瘤,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癌症。
2
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
往往不能正确表达疾病引起的
不适感觉,
使肿瘤的早期发现困难,
所以确诊时中晚期较多。
3
儿童恶性程度高、
病情进展迅速,
但所幸的是:
它们对于治疗敏感性,
比成人要高。
4
儿童恶性肿瘤对治疗敏感,
即使为晚期也有治愈的可能,
经过合理的规范化治疗,
70%的儿童恶性肿瘤可治愈。
控制肿瘤最好的方法
就是预防;
其次是:
早期诊断、
早期切除癌症病灶。
儿童恶性肿瘤如何早发现?以下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
1
持续低烧
不明原因
低烧持续1周以上还不好,
特别是经
抗生素、抗病*治疗无效的。
2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持续增大增多,
脖子上有很多淋巴结有融合成团趋势,
或淋巴结短时间增大,
要警惕肿瘤可能。
3
贫血和出血
面色、口唇苍白常伴有疲乏无力,
食欲不振,
或原因不明的出血。
4
不明原因的疼痛
如
腹痛、关节痛、头痛,
常有神经症状,
如呕吐、行走不稳等。
5
腹部肿块
大部分慢性白血病有巨脾,
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
可以无症状的出现一个腹部肿块。
因此
建议家长
经常抚摸检查孩子腹部,
有利于及早发现异常。
6
腹胀、呕吐、便秘或排尿困难
肿瘤压迫肠道
引起肠梗阻症状;
压迫直肠
出现便秘、排便困难;
压迫尿道
出现排尿困难。
7
眼球前凸、眼睛疼
转移瘤转移至眼眶
则引起眼眶内出血及眼球突出,
“熊猫眼”。
如何自我排查由于
儿童恶性实体瘤
早期症状细微或无症状,
家长可以在
给孩子洗澡或睡觉后
做一个简单排查。
1
儿童洗澡自查方法
详见阅读原文
以下内容来自医学教育网
洗澡时按部位擦拭,
同时顺便摸查全身。
主要顺序可按三条线:
头颈上肢、
前身下肢、
后身会阴。
或按8字诀
↓↓↓
头
颈
肩
臂
腹
腿
背
阴
家长的手指并拢,
边涂肥皂
边在孩子的皮肤表面触摸。
从头部
到会阴、四肢、指、趾,
每次洗澡顺序不乱不漏,
养成固定习惯,
以免漏掉某处隐蔽处肿瘤,
既洗的干净,
又摸得全面。
正常淋巴结
可活动、无痛的、小豆形、
不坚硬的皮下颗粒,
长圆扁形如蚕豆,
最长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2
睡眠摸肚脐检查法
小儿睡熟仰卧位,
家长五指并拢,
以掌面轻轻按肚脐。
慢慢向深层压下,
达到脊骨,
可感到有脉搏跳动。
如图所示
↓↓↓
一般小儿
不特殊肥胖、腹不胀,
都能摸到。
经验不足的家长,
可耐心反复多检查几遍,
同时与孩子的手腕脉搏对照,
多次实践不难掌握。
检查的注意事项包括:
1
腹内有无肿物
2
腹部有压痛
3
腹部有无紧张感。
腹部任何压痛
都会引发
自然的腹壁紧张反射,
阻止你摸到
脊柱前的脉搏跳动。
普一一说家长要定期带孩子体检,
仅通过B超
就能查出很多早期实体肿瘤,
有助于儿童肿瘤早发现。
儿童肿瘤的预防措施
请记住
↓↓↓
1
大部分儿童肿瘤是先天性的,
无法避免,
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平时要要多运动,
养成良好的
个人卫生及饮食习惯,
3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合理搭配,
做到均衡科学饮食。
编辑/小烨子
审核/赵孟虎
来源:医院普外一科
西安市心羽志愿服务中心
-